所以,他手段殘忍、行事狠辣陰毒,因為對敵人不留餘地便是在幫那人清除障礙。
所以,江湖上提起他的名號便噤若寒蟬,可他其實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只不過,他的有情有義只是對九門掌門一人,其他任何人他都不在乎,包括所有九門同門也是一樣。
繼續追隨那人的背影往城外走去,前面的人忽然又發令:「暗中調查一下剛才那個女官,看看有沒有什麼可疑之處。」
追風抬頭,眼中滿是欣喜和激動。
楚昭說得很明白,是暗中調查,就意味著此事不能對任何人提起,也不能讓任何人察覺。而楚昭既命他做這件事,便是代表他相信了他,起碼現在是相信他的,故而追風狂喜。
「是!」
楚昭眼中仍是冷漠和對這世界的敵視、拒絕,未給予追風任何回應,只是盯著前方好像永遠走不到頭的路孤寂地走著。
其實對於楚昭的反應,追風還應該意外一件事,那就是當他說他最信任最在乎的人是火鳳時,他竟然沒有反駁,這算是這個從頭陰暗到腳的人對默認這件事的態度毫無自覺嗎?
第216章 風雨過後(下)
大周開平三年三月壬戌(初七),帝都大梁城。
乘風一行終於回到了大梁,一時朝野震動,滿城皆驚。
乘風帶回的當然不可能只是柴素一等的靈柩,更重要的是北境的消息。
這日早朝,乾陽大殿內,乘風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北境錦州之圍的來龍去脈一一講來,並呈上了蓋有羲庭軍主帥鄭淳、錦州刺史姚鐵心以及錦州八縣縣令官印的聯名奏疏,此外還有錦州八縣三十多萬軍民的萬民請願書,足有十丈長的白綾上蓋滿了大小不一交錯的手印。
羲庭軍府三十多萬軍民是在危機解除、敵軍被全殲之後方知,原來慕榮是在未得聖命的情況下擅自調兵來援的,故而他們是主動請願的。
所有人一致商定,由姚鐵心代筆草擬請願書,最後大家在請願書上蓋印,請求朝廷不要追究長平侯擅自調兵之責。
數十尺長的白綾上蓋滿了錦州三十多萬軍民的手印,場面之壯觀令滿朝文武震撼不已。
然而,比這更震撼的自然是此次錦州保衛戰中慕榮立下的不世戰功。
以三倍懸殊於敵軍的兵力,他不僅令錦州八縣三十萬百姓毫髮無傷,周軍傷亡總計也不超過兩成,最最要緊的是,他竟然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全殲了敵人十萬聯軍!
如此驕人戰績,驚得滿朝文武一個個都石化在了當場,而這振奮人心的消息也在乘風帶故人靈柩進城時就以大火燎原的態勢迅速傳遍了整座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