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謙出身社會底層,素知其中弊端,遂於登基之初便下詔,取消戶部營田事務,將耕種營田的農民隸屬於州、縣,他們的田地、廬舍、耕牛、農具都賜給現在耕種者作為永久產業,並免除牛租的徵收。
此外,他還特意詔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藉口加收百姓賦稅,並將原來普遍存在的正稅以外的雜稅一律廢除。
有官員曾進言營田中有肥沃富饒的,不如賣掉它,可以得錢數十萬緡來充實國庫,慕謙卻說這些錢於整個國家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並沒有太大用處,不如讓利於民,因為只有百姓富足了,國家才會強盛!
慕謙深知,只有令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讓農民有安身立命的永久產業,他們才敢修葺房屋,安居樂業,如此民生才能恢復,國家才能創收!唯有國民安定了,國力強盛了,國庫充盈了,然後大周才有資本談平定天下,收復失地,再現盛世繁華!
其二是京城外牆修葺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下月中便可完工,屆時城牆更高更厚,城防功能將大大提升。
慕謙自即位以來便憂心都城大梁地勢。由於大梁地處中原,地勢坦蕩,四周無山巒天險可守,是建都的大忌,因此他雖曾提議遷都西京洛城,奈何朝中百官因祖輩定居產業穩固不願遷都,可大梁外城是京城軍事防禦的第一道屏障,其城牆之牢固程度直接關係到京城的生死存亡,故慕謙決定加固大梁城外城牆修築,並於月初時下詔徵發大梁府五萬民夫修築京城外牆,同時拓寬並修護城中主幹道。
新朝新君新氣象,慕謙自登基以來所頒布的每一道詔書無不是利國利民的明君之舉,不僅舉國上下民心所向,滿朝官員也都充滿了信心,尤其是新提拔上來的年輕一代官員們,個個熱情飽滿,鬥志昂揚。大梁府少尹孟心只花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征丁任務,同時擬定了施工方案,並火速做了詳盡的人員分配,於本月中正式開始施工。
現在,大梁外城各門都正在熱火朝天地修築著城牆,民夫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場面蔚為壯觀。不到十日,外城牆大半已修繕完畢,整個大梁城看起來煥然一新。
然而,就在滿朝文武為大周蒸蒸日上的氣象欣喜不已時,楊進的八百里加急軍報終於送達了京城,呈到了乾陽大殿上!
楊進在軍報中匯報了三個驚人消息:
一是截獲了白崇與北魏、南齊勾結通敵叛國的密函;
二是安戢武果真起兵造反了;
三是安戢武起兵的目標並非大梁,而是窯州城中的長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