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的全福人請的是安親王府的老王妃,這位老王妃一生多子多福, 在京中世家圈中是人人艷羨的,至於髮式,則是一早擬定好的盤桓髻,只見老王妃將發蟠曲交卷,盤疊於頭頂上,穩而不走落。
之後宋舒窈由琉璃攙去內室,隨後一應宮侍捧著鳳袍魚貫而入,仔仔細細替皇后殿下穿戴整齊。
最後則是戴鳳冠了,鳳冠也是前兩日內廷司剛趕製出來的,雖是趕製,但仍舊不失精巧,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
鳳冠是由宋周氏給宋舒窈戴上的,因鳳冠太過沉重宋舒窈難免會動一動脖子,卻被宋周氏給低聲斥了回去:“這麼些人都看著殿下,殿下今日定要謹言慎行。”
及至外頭候著的內侍進來回稟迎親隊伍正往鍾粹門來時宋舒窈才由琉璃攙著坐在了正堂,而一眾命婦與后妃則於鍾粹門外跪接迎親隊伍。
迎親使者高聲宣詔,鼓樂聲中,錦衣衛轎夫將皇后禮輿抬入前院,再由內侍將轎輿抬到正堂前,按欽天監一早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
在司禮太監的指引下,宋舒窈穿戴鳳冠霞帔邁過正堂殿門,跪受皇后金冊、金寶,再重回正堂等待吉時。
雖說這個時候是沒有人拘著的,但是滿宮的命婦與后妃也無一人敢於這位新的皇后殿下搭話,一是怕多說多錯,二是恐說的口乾舌燥用茶時污了妝容,失了體面。
因此儘管多人共候一個院落,這個時候鍾粹宮中除卻鼓樂聲也是極為安靜的。
等吉時一到,宋舒窈便由送嫁夫人攙上禮輿,升輿啟駕,隊伍沿著一早鋪好的紅毯徐徐而行,禮輿所經之處鐘鼓齊鳴,未有不興之人。經泰和門,皇后儀仗入重華門,在丹陛下,迎親使者還節復命。
鼓樂聲中,禮部官員奉皇后金冊、金寶,交由宮侍陳列於重華宮後的交泰殿。
而宋舒窈坐的禮輿,則由誥命夫人、女官、宮女,或引,或抬,或扶,或隨,送到未央宮去拜天地,行大禮,待帝後入同牢席,再引新後入洞房。
未央宮這時也一改往日簡樸之風,變得喜慶起來,椒房殿殿前吊著一盞雙喜字大宮燈,鎏金色的大紅門上有粘金瀝粉的雙喜字,榻前掛“百子帳”,鋪上放“百子被”,床里牆上掛有一幅喜慶對聯,正中是一幅牡丹花卉圖。
由送嫁夫人攙著坐在榻間,宋舒窈緊緊握著手中的一柄玉如意,便是頭稍稍偏一下也要經送嫁夫人的一聲輕咳,由是宋舒窈難得老實,端端正正的坐在榻間,數刻也不曾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