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2 / 2)

問書鋪老闆,老闆解釋,「兩榜進士的文章字字珠玉,價格比書更貴,擔心進進出出的人摸花了就沒放外邊,你若想要,我去內室給你拿。」

譚盛禮問,「文章怎麼賣?」

店鋪老闆上下打量譚盛禮眼,斟酌道,「前兩屆狀元的文章八百文,榜眼文章六百文,探花文章四百文……」說著,他頓了頓,「如果你要得多,價格可以稍微少點。」

譚盛禮皺眉,兩篇狀元文章就八百文,米價不過幾文,照這算法,兩篇文章夠買上百斤糧食,尋常百姓從年初忙到年尾能攢上百斤糧食就很歡天喜地,若知道兩篇文章便要他們忙活整年,誰還敢供孩子考科舉?

而且狀元的文章是針對科舉考試,不像《千字文》《三字經》啟蒙類的書能淵源流傳,因為過幾年就淡出人們的視野了。

以書鋪賣的價格,沒幾個讀書人能承受得起,尤其是寒門學子,更難堅持下去。

見他氣質不俗,書鋪老闆小聲道,「老爺若是想買,能再少點,只是再低不能超過這個數…」他比劃了兩根手指,六百文,再少不能少過六百,「此去京城要兩個月左右,山路難走,途中又有山匪,更是艱難,不瞞你說,不止文章,但凡從京城運來的都貴。」

文章書籍類的還算好,首飾布料那才貴得離譜,整個府城,沾上京城字樣的鋪子就沒便宜兩字。

他給六百文完全是看譚盛禮容貌儒雅,有貴人之氣,換做其他人,少兩文錢他都不賣。

做生意的都是人精,譚盛禮明白他的意思,但沒有買,六百文於他而言略微昂貴,他決定等到郡城安頓好再做打算,總不能為了讀書不顧全家人的死活。

科舉開銷遠比他想的大,現在不省著點,將來要錢拿不出來就悲涼了。

他就買了幾本書,走之前問老闆抄這麼本書給多少錢,老闆摸不准他的心思,如實道,「根據書賣的情況來定,賣得越好的書抄書需求量越大,其中,以字跡好的為最貴…」

在他的書鋪,賣得最好的是話本子和每年院試案首的文章,畢竟書鋪就靠府城的夫人小姐和讀書人養活了。

本來想順嘴說兩句,但譚盛禮已經走了,他搖搖頭,倒不好多言。

他閱人無數,尋常讀書人來他鋪子轉轉就知他能不能考上,以他的眼光來看,此人絕非泛泛之輩,至於是不是走科舉的,他倒看不出來了。

要說他走科舉,但以他的年紀和氣質,少說是個舉人,府城多大點地方,舉人就沒他不認識的,要說不走科舉,但他通身的高貴儒雅從何而來?

譚盛禮不知道買個書就能引書鋪老闆生出好奇心,他走出書鋪,沒有立即回客棧,而是順著熱鬧的街道逛了圈,去幾間鋪子問了價格,和書鋪老闆的說法相同,帶京城字樣鋪子賣的東西要比其他貴得多,但整體而言,物價要比桐梓縣貴不少。

最新小说: 绊惹春风(双重生) 和哥哥的恋爱日记 香山浔风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