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盛禮回舒樂府的消息傳開,人們再次領著孩子慕名而來,譚振業日日出城砍柴,天氣冷了,山里風大霜重,與他同行的還有好些少年和孩子,都是讀書人打扮,譚振業繃著臉,神色晦暗,「你們為何跟著我?」
自昨日起,他身邊就跟著人,腰間繫著繩子,手裡拿著刀,他到哪兒他們跟到哪兒,他速度快,劈斷柴抱起走人,他們忙收起刀跟上,行徑怪異,要不是看他們是讀書人,譚振業只怕沒這個耐心問。
「我們想成材,夫子說譚家幾位公子能考上舉人,靠的是勤奮,勤奮砍柴……」
譚振業:「……」
「哪個夫子與你們說的?砍柴就能考上舉人的話,科舉狀元就該出身樵夫,你們有聽說樵夫考上狀元的嗎?」譚振業放下柴,好以整暇的望著眾人,眾人面面相覷,誠實道,「聞所未聞。」
譚振業好笑,「所以啊,夫子騙你們的。要想中舉,靠的是發憤圖強,勤學苦讀。」
丟下這話,譚振業往山里走,少年和孩子們愣了愣,隨即又抬腳跟上,譚振業回眸,「在山裡耗時學業就荒廢了,你們父母不訓斥你們嗎?」
「父親贊成夫子的話。」
譚振業:「……」為師不正,禍害的是天底下讀書人。
「他被夫子蒙蔽了。」譚振業道。
而少年和孩子們仍堅持,「夫子說譚老爺如聖賢轉世,不會騙人的。」
譚振業:「……」
於是,連續幾天,他身後總有群人跟著,他進城賣柴,他們就抱著柴各自散了,散去時還與譚振業拱手道別,譚振業撇撇嘴,只覺得迂腐透頂了,回客棧和譚盛禮聊起此事,「大哥他們中舉,外人只看到他們外出砍柴,不曾看到他們讀書寫功課,會不會為府城讀書人做了不好的表率?」
人性貪婪自私,效仿他們是為自己私利,如果他日發現學業荒廢,離科舉目標越來越遠,定會反過來指責他們害人,攢好名聲很難,敗壞名聲則容易得多。
譚盛禮不曾想到會發生這事,他問譚振業,「你知道為父讓你們砍柴所為何意嗎?」
譚振業面露沉吟,貼補家用是很小部分原因,更多是讓他們懂生活不易吧,人在艱難困苦中最能看清自己的欲望,百姓種地渴望豐收,乞丐行乞渴望吃飽穿暖,學子寒窗苦讀渴望高中,他們不曾吃過苦,整日遊手好閒碌碌無為,不曾想過自己到底要什麼。
整個譚家,唯有譚佩玉和譚振學是明白的,譚佩玉求的是家人平安弟弟出息,譚振學求的是讀書走科舉振興家業,而他呢……
譚振業低頭,「還請父親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