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調皮,族學先生常常被氣得憤然離去,譚老爺若肯幫忙,在下感激不盡。」
「薛夫子嚴重了,譚某能力卑微,承蒙你看得起,便去瞧瞧吧。」
譚盛禮問了幾句孩子們的情況,把日子定在國子監考試後,薛夫子拱手應下,欣喜之餘又倍感歉意,以譚盛禮的品行,入國子監做老師都綽綽有餘,被自己邀請去教那些個不爭氣的紈絝,他道,「有件事還望譚老爺知,在下贈與請帖實屬欽佩你品行,和此事無關。」
「我明白。」
譚盛禮對薛夫子並不是一無所知,薛夫子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突遇意外後如墜雲端,換了旁人許是承受不住此種打擊的,他很快振作起來,然後辭官進學堂教書,心氣平和,堅韌不拔,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而且從乞兒口裡得知,比起教人學問,薛夫子更注重實際,帶乞兒他們出門就是漲見識去的。
對普通讀書人子孫來說,認字算數不難,難的是開拓眼界。
薛夫子因材施教,做得很好。
以防譚盛禮誤會,薛夫子又道,「說來慚愧,我雖為夫子,能教天下人卻不能教子嗣近親。」
他小兒子今年六歲,也在族學,許是老來得子,自己平日難免縱容些,哪曉得養出個無法無天的性子來,夥同他幾個堂兄差點把族學燒了,委實令人煩憂。
「譚某亦是。」譚盛禮深感其無奈。
和薛夫子約定好出城賞花的時間就回去了,譚振興幾兄弟要參加國子監考試,甚是緊張,尤其是譚振興,生怕考差了給譚盛禮丟臉,若有排名還好,再差總不至於倒數,怎麼說自己也是舉人,國子監里還有沒過鄉試的秀才,論才學肯定在自己之下,不用擔心倒數出糗。偏偏沒有排名,也就說他哪怕不是最差勁的,但可能因為國子監老師護短包庇自己學生,而說些似是而非的評價引導旁人誤會自己是倒數。
人心難測,誰知道國子監的老師是否公允。
於是,他又發出考前必問問題了,這次不能問過或不過,他只能問,「父親,你說我會不會是倒數啊。」
樓里所有舉人里他只看過譚振學和譚生隱的文章,雖有看過方舉人文章,在他眼裡那和譚振學的沒差,水平在他之上,除去這三人,其他人水平如何他不知,難保不會是倒數。
如果是倒數,打死他都不去,在綿州丟過臉了,犯不著把臉丟到京城來。
譚盛禮研墨,歪頭看他,認真道,「不會。」
啊?譚振興錯愕,隨即狂喜,「真的嗎?」他真的不會是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