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意外,這次考試譚振興的風頭蓋過了所有人,詩文和策論還好,經義這門譚振興毫無自信,且十分心虛,見著讀書人他就躲,真躲不過就硬著頭皮聊,但只聊生活趣事,不涉及任何讀書相關的內容,言行成熟穩重,輕聲細語得像變了個人,譚振學擔心他又憋著什麼沒說,問他,「我看他們手裡拿著文章,許是想和你探討兩句,你怎麼不給他們機會就走了?」
「我多大能耐我不知道你還不知道?經義考試莫名奇妙就成最佳了,到現在我都沒緩過神來,還是離他們遠點。」免得被他們發現自己欺世盜名胸無點墨,不能說胸無點墨,就是還達不到國子監先生稱讚的那樣而已,說話間,他偏頭張望兩眼,問譚振學對這才考試有何看法。
譚振學的文章自成一派,在眾文章里絕對讓人眼前一亮然後愛不釋手,同風格的文章里,譚振學的文章屬佼佼者,然而這次考試似乎不太好,詩文得到了先生讚賞,文章沒有半點動靜,他找很多人問,才知方舉人這次考試風格和譚振學相同,先生選了方舉人,必不會選譚振學了。
要不他怎麼說國子監先生眼睛有問題呢,就方舉人的那篇文章,趕譚振學差遠了。
譚振學不知譚振興所指何事,道,「天子腳下,才華者眾多……」
譚振興打斷他,「我問你失望不?」譚振學在他們當中各門功課都最好,這次卻沒冒尖。
都是方舉人,譚振興恨得磨牙。
譚振學愣住,「不失望。」京城不比綿州,能人輩出,他由此成績乃情理之中。
「肯定是方舉人偷偷賄賂了閱卷官,否則怎麼選他不選你,就這麼算了?」要不是方舉人偷偷把譚振學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眾人知曉那是譚振學的文章,必會細看他的文章,這次譚振學的名字也會被其他人知的。
譚振學嘆息聲,「好好努力,準備來年會試吧。」
譚振興:「……」不是他說,以譚振學這性子,將來很容易吃悶虧,小妹說了,方舉人是踩著譚振學往上爬,之前不追究是為撒網,眼下時機成熟,該收網了。
屬於譚振學的該拿回來。
「二弟啊,你該感激你是我二弟……」遇到事情他做兄長的能給他撐腰,譚振學若是他父親,長輩的話他沒膽反駁,恐怕只能看著他吃下這記悶虧,捏捏譚振學的肩,譚振興斜嘴笑,「等著吧,大哥為你出頭。」
譚振學心底升起不好的感覺,「大哥要做什麼?」
方舉人文章入閱卷官的眼是他文章好,兩人風格看著很像,字裡行間措辭大相逕庭,他看過方舉人的文章,乍眼像他的文風,細看則差別很大,再說了,即使像也沒什麼,他不在意,天下讀書人多,文風相同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兒,無須介懷,做好自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