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幾人堅持不過兩天,不成想低估了他們,幾人足足堅持了五天,到第六天就不見人影了,他心裡奇怪,問碼頭雜工有沒有看到那些讀書人,雜工們搖頭,「莫不是以為下雪江面結冰就無船靠岸了?」
夜裡下了場雪,大雪紛飛,天地銀裝素裹,卻不到結冰的程度。
照往年來看,離江面結冰還有半個月左右,到時候就沒船隻靠岸了,再等就要等到明年。
望著霧茫茫的江面,譚振興驚訝,「江面真的會結冰嗎?」
自幼生活在綿州,不曾見過江面結冰的盛景,他有點期待了。
「會啊,那時候咱就沒事兒做了,安安心心回家過年,等年後再來咯。」每到封碼頭時就意味著年關將近,雜工們辛苦一年,就指望年底休息段時日,養好身體,等來年繼續,他們問譚振興,「到時候官府會封碼頭,大公子還繼續找活兒做嗎?」
早先他們問譚振興為何來扛麻袋,譚振興直白的說貼補家用,在雜工們眼裡,譚家清貧得很,「大公子要是沒有門路,我能幫你問問。」
「再說吧。」譚振興得回家問過譚盛禮再做打算。
譚盛禮天天在屋裡默書,不知不覺,書架上多了很多書,譚盛禮只默書不做批註了,譚振興轉述雜工的話,譚盛禮看了眼書架,「年後再去吧。」
京里年味濃,大街小巷的孩子都拿著鞭炮玩,譚盛禮給譚振興他們布置了新的功課,給書做批註,算是讀書最難的境界了。
第116章
而且譚盛禮雖未明說,他們知道這書是留給子孫後代的,於讀書人而言,書就是最寶貴的物件,能世世代代傳承不朽,但譚家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書了,祖宗去世,子孫變賣其書籍離京,積攢的深厚讀書底蘊頃刻而塌,以致他們雖在讀書方面有些天賦也不比其他人輕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希望譚家子孫後人再不用經歷這輩的艱難,天賦好就鑽研晦澀複雜的書,天賦差就發憤圖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楊家人棄武從文都能風光撐起門戶,何況是譚家人?
故而他們格外看重此事,平日扛完麻袋回家就緊鑼密鼓地研墨寫功課,生怕耽誤片刻,現在不同,離封碼頭還有幾日,他們從碼頭回來,不再火急火燎的往書房去,而是各自回屋洗漱,將自己拾掇得乾淨清爽後再去書房。
比祭拜祖宗還莊嚴慎重。
坐姿挺拔,像在應付道難題,表情前所未有的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