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筠娘神態放鬆,笑著回話道:「回皇后娘娘的話,臣女家中沒有請西席,平日裡都是去玉珩書院讀書的,若是休沐,便在家裡做些吃食。」
玉珩書院是上京新設的女子書院,自《巾幗志》問世後,大周境內的女子書院便多了起來,雖然數量仍然十分稀少,但比之從前已經好上許多,家中富餘的人家也願意送女兒去書院求學了。
「玉珩書院?」姜蕙放下手中的茶盞,似乎有些感興趣的樣子,「周姑娘都在書院學些什麼?」
「禮、樂、射、御、書、數,都要學!」周筠娘提起書院,語氣輕快,「不過山長准許只選其二,臣女貪心了些,選了禮、御、數。」
禮,自然是禮儀禮法;御,是騎御之術;數,則是算數之法。
聽到這裡,皇帝陛下來了興趣,出聲問道:「數?周姑娘為何選了這個?」
科舉雖也要考察數算之學,但畢竟還是以儒學為主,朝堂上的臣子,許多並不精通此學,反要小吏佐事。
周筠娘再行一禮,仍然笑道:「回稟陛下,臣女也不知道,就是天生愛算數,家母說,臣女抓周之時,便是抓了個金算盤!」
這一句話,逗得殿內侍立的宮人都不由露出笑容,但皇帝皇后還在上首,自然不敢如何笑出來,只微微挑起嘴角,便恢復了肅容侍立的模樣。
皇帝又道:「你姐姐是懷慶的伴讀,曾在崇文館讀書,周姑娘覺得,玉珩書院比之崇文館如何?」
第185章 賠罪
崇文館中的先生都是翰林院出身,學富五車,自然是玉珩書院比不上的,但周筠娘若是如此答話,不免就落了下乘。
玉珩書院是她的求學之所,裡面的先生是她的授業恩師,怎可直言呢?
姜蕙目光落到周筠娘身上,饒有興趣地等著她回話。
周筠娘道:「按理來說,玉珩書院是萬萬比不上崇文館的,不過,臣女覺得,玉珩書院有一樣格外得好,便是裡頭的學生都是女子,不光有上京的,還有許多外地來的呢,若要尋些手帕交,自然是玉珩書院更好。」
姜蕙偏頭同皇帝陛下對視一眼,輕聲道:」給周姑娘看座。」
周筠娘便行到曹寄月身旁,同她頷首一禮,也欠身坐下了。
最後一位秀女與前面兩位都不同,她膚色粗看微黑,但只看隱約從袖襟中露出的白嫩膚色,便知是經了日曬雨淋的。她穿著明艷的石榴紅撒花襦裙,綰著元寶髻,落落大方地上前行了拜禮。
「臣女何錦如,給陛下、皇后娘娘請安,陛下萬福金安,皇后娘娘長樂無極。」
何錦如,刑部員外郎嫡次女,但她同曹寄月一樣,有個了不得的祖父。其祖父便是乞骸骨歸鄉的何丞相。何丞相雖然已經不在朝堂,但朝堂上他的學生、門客倒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