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結鬆開了,也肯說兩句好話。
不過雖是好話,卻也是實話。
自打李持酒進了五城兵馬司後,他是個勤快之極的人,精力充沛,一天到晚帶著士兵各處巡邏,就算不是自己管轄的地盤,也每每能夠過去溜達一圈。
起初還有人試圖干涉,但是嘗過鎮遠侯的拳頭後,便都乖乖的俯首帖耳,唯命是從了。任憑他帶兵從東城呼嘯而到西城,然後從西城穿梭而去北城、南城,一概的暢通無阻,不敢攔擋。
鎮遠侯又是個才進京的,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似的,那些循規蹈矩的小老百姓他自然不去碰,可是那些平日裡為非作歹、在本地稱王稱霸的地痞流氓、乃至世家貴宦中的紈絝子弟,可就遭了秧了。
那些地痞都是地頭蛇,就算是朝廷衙門裡也有內線關係的,世家子弟更加不消說,就算犯了事……家裡隨便的打個招呼,那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然後因為鎮遠侯的出現,一切都翻天覆地了。
他就像是一隻從別的地方過界的猛虎,又像是一頭新來的鷹隼,見到比自己囂張的,就要過來撕咬打鬥一番,而「撕咬」的結果,往往是對方「皮開肉綻」,跪地投降,再狂妄不服的也一概給他打的服氣。
鎮遠侯又是才進京,沒什麼門路關係的,且又是這個脾氣,所以竟是誰的面子也不給,那些人縱然找去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也是無能為力的,畢竟這位主兒曾是進過內侍司,皇上跟前也依舊全身而退的。
這樣連續下來,鎮遠侯可謂是「打遍京城無敵手」了,向來作威作福的那些,都給他剪除掃蕩一空,或者打的無法還手如縮頭烏龜,或者直接跪在他跟前,拜為「大哥」,一如當初在昆明城的情形。
首惡都給剪除了,如此一來,京城內的治安忽然空前的良好。
尤其是那些百姓們,素日裡上集市上收斂錢財,欺壓他們的那些地頭蛇都乖乖的夾了尾巴,不敢再為所欲為了,因此這些小老百姓暗中都稱讚鎮遠侯,就算有人說起李持酒是個殺人如麻的魔王,又愛風流等等,那些百姓們都不在乎,反而替他說話。
比如有人鄙夷說李持酒逛青樓,不是正經人所為,便有人說:「去逛窯子又怎麼了?你難道不想逛?只是你兜里沒錢罷了!你若有兩個錢兒只怕跑的比誰都歡!」
又有人笑道:「光跑得歡又有什麼用,那也得有本錢的,平常的人逛個一兩回就腰酸腿軟爬不起來了,哪裡像是咱們小侯爺,依舊的龍精虎猛,怪不得能夠把那些惡人都打趴了,一概不敢再呲牙呢。」
「聽說之前在雲南的時候,侯爺一個人就剿滅了數千的山賊……叫我看,朝廷里若是這樣的人多一些,咱們的日子才好過。」
蕭憲畢竟是吏部尚書,吏部底下也有許多負責考核官員的,以及暗中查訪的觀察等,這些事跡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此時李持酒聽蕭憲這般說,竟很謙遜的笑道:「多謝蕭大人誇讚,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只是分內之事罷了。」
蕭憲打量他的神色,總覺著他是「別有用心」,便淡聲道:「你若能安分守己,再接再厲,就不負皇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