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們阻納秋賦,為的可是社稷安定啊,皇上仁厚,難道會不分青紅皂白只依成律處置?」華霄霽頗有些輕鄙楚楚的婦人之見:「楚娘雖得鄭公信重,到底也只是負責居中聯絡以及執行之事,並不了解朝堂政務,更未曾熟讀經史,不明事急從權的道理,而這時,再急報京城待鄭公決斷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楚楚因被小看,竟然也不著惱:「而今國無戰事,華先生以為賦稅及不及時上交無關要緊,但華先生不妨設想,今次阻抗納賦若得皇上據事發有因而寬赦不問,日後萬一邊疆不寧,外敵挑生戰亂,國內細作便敢再次鼓動民眾暴力抗法阻拒征賦,屆時便有亡國之憂!是以此事絕不可為,我們只能等到秋糧啟運順利納交京城之後,再發動抗議之事!說到底我們阻止的是私心圖權的周王蒙蔽聖聽被立為儲君,而絕對不可行於國於君有害之事,這一直都是主公的堅持,所以這件事,主公早有定策,華先生之建不可試行。」
嬌杏聽得心下冷笑:這楚楚為了說服華霄霽,一時心急竟然露出了口風,幾乎明說她那主公一早就在籌劃陰謀,但華霄霽應當會再次忽視,完全不懷疑多少「原告人證」都是那主公安排,利用他這個蠢貨為急先鋒馬前卒,發動陷謗周王的詭計。
周王和臨淄王兩敗俱傷,一定有人坐享漁翁之利。
可一個華霄霽顯然不足夠有這大能耐,讓皇上相信周王在江南監政果然實施了枉法縱私的罪行。
「那鄭公究竟有何安排?」華霄霽果然未生疑心。
「應天府尹竇公,確為忠臣良士,無非是為周王、趙逕勿蒙蔽方為其佐助,屆時由華先生集合眾多受貪宦奸官逼剝之百姓,於應天府衙擊鼓狀告諸多不法,竇公經察實,絕對不會包庇周王明為糾察不法,實則廣結黨徒,並縱容黨徒漁肉百姓之劣行,竇公乃留京要員,劾策可直達天聽,這件案情一定會被皇上知獲。」
嬌杏恍然大悟。
華霄霽只是一名急先鋒,應天府尹竇章才是對方的殺手鐧!
竇章官譽甚佳,於南直隸而言,原本就是廣受百姓信服,更不要說周王這回監政江南,竇章一直行為的都是佐從之事,先有華霄霽檢舉,再有竇章發起彈劾,只怕皇上就會相信周王果然犯下諸多罪責,縱便是這回南下,周王肅清了不少貪官仕亂,且更讓朝廷政令得以順利推行,依時按量征送秋糧抵京,不過只要察實了江南四省仍然存在貪墨索賄,甚至胡亂攤派等事,周王所
有努力便將付之東流,倒不至於因此有死獄之災,但有如回到了起點,優勢盡失,再也無望被立太子!
連嬌杏都想到了,比如婁藏是一定沒有仗勢欺人的惡行,但敵黨針對周王發動的彈劾也不盡然都是污謗,竇章因為隱藏得極深,他又職任應天府尹,一度深得周王的信重,竇章不難察知周王一方存在的疏忽,甚至根本就是竇章居中運作,導致周王等對某些州縣長官的不法行為沒有知察。
往往只需要少數個案得到證實,就會造成所有罪行均有「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