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並不傻,知道雲娘出身大家,父親富弻為相多年,門生故交遍天下,兼有天子支持,自然可以放手去做,忙笑道:“不消娘子做這個惡人。既然朝廷委派我來巡查,還是我來出面好了。”
他又想起一事:“我思來想去,陝西這邊賑災的最好辦法還是以工代賑。這樣流民既可以有飯吃,又能防止他們趁機作亂。朝廷亦對興修水利非常支持,涇陽縣內三白渠原是秦漢舊跡,歷代都有維護,關中平原廣受其利。我已向陛下上書要求重修三白渠,想來很快就會得到允準的。”
雲娘不通水利,但對沈括的提議很感興趣,好奇問道:“中允說三白渠是秦漢舊跡,究竟是什麼來歷?”
沈括笑道:“三白渠的前身是秦時的鄭國渠與漢代的白渠,後世稱為鄭白渠。唐代的鄭白渠共有三條乾渠,故稱三白渠,能夠灌溉良田1萬多頃。到了國朝初年,因連年戰亂逐漸荒廢,至道元年、景德三年、景枯三年、慶曆七年皆有重修。最近一次的大修是在前年,陛下令都水丞周良儒修整三白渠,自石門堰涇水開新渠,至三限口以合白渠。後因災旱不了了之。其實興修水利,貴在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國朝用臨時性梢樁壩,年年都要重修。實在不是長久之計。”
雲娘笑問:“以中允之才,該如何修三白渠,已經有想法了吧。”
沈括亦笑:“等忙完借糧這煩心事,我還要去涇陽實地考察一下。這是件大事,草率不得。”
雲娘與沈括又商議了一些防疫的事宜,二人正準備去吃晚餐,卻見館吏急匆匆來報:京城有中使來傳旨了。
雲娘實在沒料到中使會這個時候來,忙欲迴避,卻見閆守懃匆匆走進來,笑對雲娘道:“娘子一起聽聽也無妨。”只見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有手詔賜沈括。”
沈括跪下接過詔書細看,卻見上面寫道:“卿之奏疏已攬,朕意亦與卿同。三白渠為利尤大,關中數萬生民仰賴於此,兼有舊跡可尋,卿可極力興修,朕欲用常平息錢助民興作,若息錢不足,縱用內孥亦何惜也。”
沈括覺得心頭一熱,忙起身對閆守懃道:“請大官回稟陛下,臣必當不負聖恩,竭盡全力修復三白渠,為生民造福,為後世興利。”
閆守懃笑對沈括道:“官家令小的囑咐中允,只管放手去做,朝廷自會全力支持,小的臨走前官家還誇讚中允是當今難得的人才,想來日後必有重用。”
沈括不免有些激動,正要謙虛兩句,卻見閆守懃擺手笑道:“中允不必客氣。小的還有話要單獨對富娘子說。”
沈括心下詫異,但還是知趣地先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