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既然是儒家經典之一,自然少不了古往今來的名家做注。所謂做注,其實就是闡釋自己對經典的理解,對經典進行解讀…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夾帶私貨了——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是老老實實做注的,實際上如果是老老實實做注,一個學派很快就會沒落下去。
大家會去解讀經典,使之能往當今的情況上套,解決現在的問題。有些完成了邏輯自洽,這就算是成功。而有些沒有,經不起推敲,最終也就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對《春秋》做注的有很多,所謂公羊學派最早就是戰國時齊人公羊高對《春秋》的一種解讀。一開始只是口頭流傳,因為他的解讀很有道理,能說服人,不少人都來學這套解釋,形成了最早的公羊學派。
這個時候公羊春秋已經有了些名氣,但真正的公羊學派人卻不多。因為那個時候流行精英教學,即使是儒家這種有『有教無類』傳統的諸子百家,在收學生的問題上也比較嚴肅。
另外,也是因為那個時候傳播太不容易了,傳播出去又要真的吸引人來,這更不容易。總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吧,公羊學派一直人丁單薄。
而公羊學派的潛力是什麼時候迎來總爆發的?這裡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胡毋生!正是他和公羊壽一起整理了原本口頭流傳的《公羊春秋》,記錄在竹簡布帛上!
這有兩個好處,其一,經過整理的《公羊春秋》更加嚴謹,更加規範,原本一些有問題的部分都得到了解決。其二,這為之後的傳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口頭傳授,就算是記憶力再好,只要不是裴英那樣的超憶症患者,都容易產生遺漏、錯誤之類的問題。而且,能夠記下大部分內容的學生又有幾個呢?如果連大部分都記不下來,將來再傳學生,這個問題只會愈發棘手!
或許用不了幾代,《公羊春秋》就會在流傳中只剩下一鱗半爪,說是公羊學派,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了!
而一旦形成了文字記錄,這就等於是有了一個規範,一個正統。將來大家可以傳抄,流傳過程中有了什麼錯誤,也可以通過這個正統糾正過來。
通過傳抄形成文本的《公羊春秋》,再加上公羊學派運氣好,內部出現了幾個出色人物…這才有了如今公羊學派的大好局面!
董仲舒自己是親眼看著公羊學派這一路走來的,焉能不知道方便傳播對於一個學術思想、一個學派的影響?實際上,當他決定遠離官場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著書,正是因為他清楚,這種形成文本、可以被傳播的特性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