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書作為眾矢之的沒有出席,全書院四十三名學子,除去丁子峻、李澤、楊修、段文,梁晚書五人,還剩三十八名,此刻站在練武場上仰頭看著上面。
山長朝李大人看去,見李大人點了頭,才高聲道:“想必眾位學子都知道今日召集你們來所為何事了,今日李大人和劉大人在此,請各位學子做出心中的選擇,同意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往右邊站。”
山長話音一落,很快人群就躁動起來,悉數往左邊站去。有兩三個站右邊的,還有幾個待在原地不好抉擇的,東張西望的看看,又見大多數人站左邊的,便也跟過去了。
這一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方宴露出了謎之微笑,坐等李大人宣布結果。
李大人對此結果也甚是滿意,梁晚書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段時間在書院待下來,他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對茅廁改良一事出自晚書手筆要真是因為這樣錯過了這次考試,真的是惋惜。
當即宣布:“既然諸位都同意梁晚書重新府試作答,那便安排明日吧。”
當許子藝把這一消息告訴晚書的時候,她簡直高興得差點就露了身份。這無疑是一團巨大的能量,不僅能補考,還收穫了來自同窗的認可和鼓勵。
當天晚上,晚書早早就休息了,心情好,睡眠也好了,抱著對明日的滿滿期待,晚書一夜好夢。
第二日清晨,晚書早早就起床了,梳洗完畢神清氣爽的進了考場。
監考的是李大人本人,偌大的考場中就只有晚書一人,她依然選擇了坐在平日常坐的前排中間位置。
為避免泄題,卷子和其他同窗考的不一樣,這份卷子是李大人昨夜和劉知府商議後定下來的。
李大人將卷子遞過去的時候說道:“梁晚書,這是唯一一次機會。”
晚書雙手虔誠接過,回了句“學生多謝李大人”後,便提筆在卷上寫下自己的大名,思考如何下筆。
一番思索後,晚書洋洋灑灑的在卷子上寫下自己的見解。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原本三個時辰的試題,晚書兩個時辰就答完了。檢查無誤後,他將卷子交給了李大人。
李大人正在案前改前幾日考生的卷子,晚書將卷子遞過去時,他還在專注著案上的卷子。
李大人抬起頭疑惑的問道:“時辰到了?”
晚書捧著卷子,乖巧回道:“學生已作答完畢,請大人批閱。”
不是她想強出風頭,而是答完後真的無從修改,也沒必要修改。
李大人看看外面的日頭,狐疑的接過卷子,只見這卷子上一行行娟秀的字跡排列開來。筆鋒說不上豪邁,可著實是有功底的,他略微掃了一遍便示意晚書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