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嫂說一會話,虞瀅便回屋計算了。
因藥材用量少,所以從羅掌柜那處購來的藥材用了三文錢左右的成本,她的那些藥材成本也相對低一些,也就算做四文錢。
而熬做豬油的豬肉五斤左右,十二文一斤,那麼就是六十文。酒的話是八文錢左右。
而竹罐是自己做的,這一筆雖然省去了,但卻是實打實的人工,這個先不算,這十三罐多共花去了八十三文。
而每人五文錢的工錢,算是五個人,那就是二十五文。
算下來,攏共一百多文,每罐約莫七八文的成本。
七八文的話,要是放在玉縣賣,最起碼要十五文一罐。
也就是說這十三罐能掙個九十文左右。
可若是送到蒼梧縣去,更能進得了醫館,遠遠不止這個數。
而且若在玉縣支個攤子賣,一天也不知能不能賣出五罐。
萬一尋常面脂只需幾文錢,而她一個小攤子卻賣十五文,還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虞瀅暫且不了解玉縣面脂的行情,她還得去玉縣了解了解。
面脂做好後,虞瀅給大嫂和羅氏都分了一罐,然後自己也留了一罐,那半罐則給了伏危。
羅氏的小屋裡頭,虞瀅給大嫂和羅氏,還有小伏寧都抹上了面脂。
幾人因臉頰有些許的皸裂,所以塗抹上去的時候都有些刺疼。
虞瀅與她們解釋道:「這是正常的,多塗抹幾回,待皸裂好了之後,就不會再疼了。」
溫杏聞到了淡淡的清香,再看向竹罐中那凝固後變得晶瑩明黃的面脂,說道:「要不是親眼看著弟婦熬豬油,我都不知道這面脂是用豬油做的。」
虞瀅輕噓了一聲,提醒:「莫要與旁人說是用豬油膏做的,我們尋常人不在意,但那些有幾個銀錢和身份的人會在意的。」
方子這一事因他們也不知是什麼藥材,又有多少的量,虞瀅也不用特意囑咐他們。
只是這豬油膏的配料,虞瀅還是覺得叮囑一下為好。
溫杏聞言,點頭道:「豬那麼髒,我聽大郎說那些士族豪強都嫌棄豬肉,要是被他們知曉是豬油做的,估計不大會願意抹。」
虞瀅正是這個意思。
「以後每日早晚都塗抹一遍,手腳都摸一摸,畢竟自家做的便宜,也不用擔心用完之後沒了。」
羅氏用過好東西,可卻也吃了二十年的苦,早已經把大家閨秀的氣質給磨沒了,所以還是小心翼翼地蓋上竹蓋,說道:「這可是稀罕物,得仔細些用。」
虞瀅見此,也沒有再勸什麼。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