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開闊,不易隱藏,可以暫且排除,天這麼冷,河流應該已經上凍了吧?倒是這山,似乎是一個合適的埋伏之地。」
錦州多山,到了寧州也不遑多讓,尤其是輿圖之上的群山環繞,中間那隻餘一小口可以通人的模樣,頗為適合伏擊。
徐瑾瑜也點了點頭:
「不錯,那慶陽兄不妨再猜猜,他們設伏的地點在哪裡?」
「這也能猜到?」
趙慶陽有些不可置信,徐瑾瑜隨後點了點左邊的山頂:
「這裡,是最好的設伏點。」
「這裡?山頂嗎?」
趙慶陽疑惑的看向徐瑾瑜,徐瑾瑜卻淡淡一笑,語氣飄忽道:
「雖是截殺,可為了不讓京中起疑,我們的死法可不能有什麼人為因素啊。」
猴板栗可以是誤食,馬腹痛也可以是誤食,只要所有的一切都非人為,誰又會輕易懷疑到這裡呢?
徐瑾瑜甚至可以猜到,他們若是抵信回京,只怕也到不了聖上的手上。
只可惜,聖上也留了一手。
李尋,這個人要好好的用。
多數人知道自己即將遇到死局,只怕會惶惶不可終日,可趙慶陽聽了徐瑾瑜的話後,一下子便安心了。
之後的日子,等到了第二個驛站的時候,趙慶陽還難得的拿出一筆銀子,給隊伍中的眾人加了一頓餐。
而眾人的心理陰影也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消失,提心弔膽的吃了一頓美食。
在離開驛站的當天,徐瑾瑜遞了一封信出去,趙慶陽不由好奇:
「瑜弟,你這信……怎麼是往南寄的?那是寄給誰的?」
徐瑾瑜抬眸看向南方,含笑道:
「自然是,武安侯。」
第140章
「給, 武安侯?」
趙慶陽看了一下周圍,沒有表露出來,等上了馬車, 這才憋不住問道:
「可是瑜弟,那天李尋不是說過,武安侯他可能不忠了嗎?」
趙慶陽已經將武安侯當成他們此行最大的障礙了。
徐瑾瑜聞言卻笑著搖了搖頭:
「武安侯又未曾正式舉旗反叛,豈可隨意定論?我方才請驛站寄給武安侯的信件,乃是……一封求援信。」
「求援?就算如瑜弟你所說的那樣,武安侯或許沒有不臣之心,可他到底也有疑, 我們怎麼能向他求援?」
趙慶陽聞言頓時急了, 徐瑾瑜卻頗為淡定道:
「慶陽兄, 莫慌。要得就是看武安侯的選擇, 倘若他來救我們,那最起碼他心中還是有朝廷的;倘若他未曾來救, 甚至那幕後之人也正是由他扮演,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