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陽:「?」
趙慶陽臉上的茫然之色無法掩飾,徐瑾瑜失望的別開了眼,趙慶陽被徐瑾瑜那失望的眼神看的直接一口氣哽在了心頭,一時都來不及顧及聖上那封厚重的書信都寫了什麼。
而徐瑾瑜這會兒看著那封書信頗為費解,他自認與聖上前面書信往來,商議要事也算規矩有禮,怎麼聖上這一次送來的書信就這麼奇怪呢?
那書信先是從頭到尾問候了一遍徐瑾瑜的衣食住行,隨後成帝這才說起自己最近吃不下睡不著,都清減就許多。
話題到這裡還算正常,等到之後,成帝直接話鋒一轉,說什麼朕自愛卿離開京城後,便日日難眠。
又說什麼,朕若是離開愛卿,便如同魚失水,鳥失翼云云。
用詞比擬之多,讓徐瑾瑜幾乎要以為自己走進了古代般的小說之中,也難為聖上可以想出那麼多的意象可寫了。
徐瑾瑜本來還以為聖上要有什麼重要且難以完成的任務要交給自己,可沒想到,整封信哪怕是到最後一個字眼,也在訴說著成帝的思念。
徐瑾瑜看來看去,愣是沒有看出來成帝千里迢迢送信過來,究竟所為何事。
就好像,只是單純的想要表達一下對自己的思念。
原來古代的臣子過得這麼好嗎?
辦事得力了還能收穫來自聖上的思念加親筆信抒情大禮包?
徐瑾瑜看著那封每個字眼都仿佛散發著「徐愛卿快回來,朕想你了」的氣息的書信,打了一個哆嗦,隨後將其收了起來。
就當,這是聖上的獨門慰問吧,雖然這熱情的著實有些嚇到他了。
可是,徐瑾瑜沒有想到,這封信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他收到了來自聖上的三封書信!
每一封都文采斐然,各不一樣,還表示了對於徐瑾瑜遲遲不回信的失落,讓徐瑾瑜最後也不由斟酌著,回了一封諸如「臣也亦然」意思的書信。
這短短的書信,用盡了徐瑾瑜苦學多年都還頑強生存的腦細胞,這才凝聚出來。
於是乎,在等待春天到來的這段日子,徐瑾瑜一面養身子,一面時刻準備應對回應聖上突如其來的關愛,日子過得也算充足。
等到原城外的地面已經遙遙可見嫩綠的草色時,徐瑾瑜便知道自己等人已經到了該班師回朝的時候了。
而這一次,回京的大部隊又多了不少人,比如已經十數年不曾歸家的鄭齊,比如終於被徐瑾瑜找到的徐遠山。
徐瑾瑜自原城回京,剛一到涼州,還未靠近百姓們便直接蜂擁過來,可卻都很有禮的隔開了一段距離。
隨後,由涼州城中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親自將一把把萬民傘呈上,老者老淚縱橫:
「徐大人啊!老朽本是入土之年,皆因您大仁大義,這才苟活了這麼久!
可老朽自己活夠了,還有兒孫,還有這些年輕的娃娃們啊!若不是您,我們只怕都要淪為那些烏國人的奴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