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又不單單指鹽稅,再說他們惠州還有金礦貢獻呢,你們這群人怎麼不說?
秦大人心有不爽,忍不住多說了兩句,「蘇大人說先讓百姓吃飽,再讓百姓致富。去歲河道開始航行,蘇大人鼓勵百姓將吃不完,存不住的餘糧賣出去。由官府出船,僱傭船員來往於海岸和大陸,兩相易物。」
「先讓百姓吃飽,再讓百姓致富。」周武煦沉思,卻是她能說出來的話,「如此,做得好。」
他笑說,竟半點沒有查賦稅的意思。
如此態度又讓不少人心生警惕。
「除此之外,」好不容易有了表現機會,秦大人自然不肯放過,「蘇大人說發展經濟的同時也當發展教育,否則容易形成高低腳。是以蘇大人開辦學院,降低學費,鼓勵百姓讀書。為了教化百姓,還特意辦了學習區和宣傳隊,一個教百姓習字,一個向百姓普法。旨在提高百姓綜合素質,降低犯罪率。」
他將蘇希錦在任的種種措施說出來,比如什麼消防隊,治水隊,普法活動。聽得人心潮彭拜,心生仰望。
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清廉派的學子一致嘆服。
苟學士第一個出列,「此子有大才,吾等不及也。還請陛下召她回來,為朝重用。」
這是第二次有人提出招蘇希錦回來,第一次是兩年前人口普查結果出來時。
只不過那時聲音小,阻力大,被蓋了過去。
「苟學士糊塗了,」話音方落,御史台就有人出來指責,「所謂賢才,當有才且品德兼優。蘇大人當初詆毀先帝,對先帝不敬。可見她心無尊卑,品德不佳。這樣的人,便是再有才也不堪重任。」
「李大人此言差矣,」大學士余老不贊同,「先帝仁明大度,怎會計較小兒狂悖之言?當年徐舉人喝了兩杯葷酒,大庭廣眾之下謾罵先帝目光短見,識人不清。先帝聽後,不僅不惱怒,反封他為八品律學正。蘇大人之舉與徐學正有何區別?先帝在世,怕只會誇她心直口快吧。」
眾臣默然,當面先帝確實幹過這種事。先帝面軟,善待讀書人,所求不過讀書人嘴下留情。
當年凡是考上進士的學子,不論一甲二甲三甲,一百兩百三百,全都有官當。且一個比一個官職高。
用蘇希錦的話來說就是:先帝在分豬肉。
有時候她那張嘴,真的是又毒又准。
大學士話落,殿裡好一陣安靜。
舒御史笑吟吟站出來,「余大人這話將陛下置於何地?大人的意思是先皇寬宥,陛下苛刻了?」
同一件事先皇不計較,陛下卻計較,這不是打陛下的臉嗎?
而今又讓陛下將罪臣召回來,感情想打了左臉換右臉?
辛辣狠毒之言,直接將余學士置於眾矢之的。然余學士是何人?豈是那麼好拿捏的。
他撫了撫鬍鬚,擲地有聲,「非也,陛下如此做是因為孝義。當年之事,先皇作為當事人,自然可以不在乎。但陛下身為兒子,卻不能不在乎。陛下懲罰蘇大人三年,又召她回來,正是全了陛下孝義,又順了先皇心意。」
漂亮!
無懈可擊!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瞧瞧這話說的:陛下沒有錯,先皇沒有錯,蘇大人為小錯。而今蘇大人流放三年,功過相抵,該順著先帝的心意讓她回來了。否則先帝泉下不安。
韓國棟等人閉口不言,韓韞玉面容和緩。
舒大人心梗,這嘴長在別人身上,怎就那麼會說呢?
話都說到這裡了,自然該等陛下反應了。
「哎喲,嘶,好疼。」不想沒等到陛下,卻等到某人捂著屁股喊疼。
所有人將目光給到那位,倒在地上的二世祖。
周武煦眯了眯眼睛,「解大人,你莫不是有別的意見?」
堂堂一國之臣,鼻青臉腫,衣衫不整來上朝,成何體統?
「那個,」解儀坤艱難爬起來,無視親爹焦急的眼神,「回陛下,下官以為蘇大人之案存疑。」
眾人擰眉,周武煦亦然。
解儀坤揉了揉屁股,抬著他那張鼻青臉腫的臉,「諸位是否好奇,下官這臉上的傷哪裡來的?」
眾人:他們不好奇了,真不好奇了。
「是被宋世子與竇大人打的。」解儀坤固執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住口,還不是你爭風吃醋!」齊王喝道。
「爹爹錯怪兒子了,兒子這次真無辜至極。兒子路過酒樓,見宋世子與竇大人打架,好心勸阻。哪知宋世子就給兒子眼睛來一下,竇大人給兒子屁股來一下。」
齊王:「……」
眾人:「……」
周武煦嘴角抽搐,「這與蘇大人有何關係?」
當然有關係,宋世子是蘇大人的徒弟,竇大人是舉報蘇大人的功臣。每次見面,宋世子必賞給竇大人兩個白眼。
「回陛下,」解儀坤低頭,「好像是竇大人喝醉酒說漏了什麼,宋世子聽後說他冤枉蘇大人。」
殿上之人暗道有人要遭殃。
「說漏了什麼?」久未出言的韓韞玉突然出聲,「還請世子說個明白。」
他跳出來不稀奇,畢竟蘇大人是他未婚門的妻子。當初案發,兩人還有十來天就成親。
可以說這件事若是假的,那蘇家是第一慘,韓家第二慘。
「你且說來,說漏了什麼?」愛卿都發言了,周武煦自然得給個說法。
「說是對不起蘇大人,辜負了她栽培之恩,良心不安云云。」
轟!
大殿抖了三抖,人群爆出嘈雜聲。所有人不管是真的,還是裝的,都極盡憤慨。
「世子爺莫不是聽錯了?」有人再次確認。
「沒有,」解儀坤格外肯定,「下官也聽著呢。」
總不能兩人都聽錯了。
「竇勇在哪?」簡直不能忍,周武煦一拍龍鳳案,「把他給朕抓來。」
堂堂一國功臣,豈是他說陷害就陷害的。
「陛下,」韓韞玉垂眸拱手,「現在便是將竇大人抓來,他也會矢口否認。竇大人近年來升遷頗為順利,不若趁其不備,先查他府上以及身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