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倒還好,頂多是家裡重男輕女,但是畢竟是鄉鎮上,前頭又有三個哥哥,雖然老爹除了喝酒打牌吹牛皮打老婆打孩子外沒啥本事啥都要自己老婆操心,但她作為老閨女比起前頭被送走的兩個姐姐,日子已經好太多了,頂多也就是不被重視常被冷待忽視而已。
小時候挨打還傻乎乎地不知道跑,等大了老爹一動手就麻溜地竄到街上去鬼哭狼嚎的,折騰了幾次,王家老爹既怕丟醜又年紀大了追不上腿腳利索的丫頭只好隨她去了,倒讓她在家裡漸漸長成了個潑辣的性子,就算後頭幾個嫂子陸續進了門,兄嫂們各個有自己想法,也沒人敢太過分,都知道這丫頭不是個肯吃虧的主。
相比較自家媳婦,李衛那才叫一個成長坎坷呢,李家是地地道道的鄉下人,按說這樣傳統的農村家庭,李衛一個男娃娃怎麼說日子也不會太難過,可惜了是個中不溜秋笨嘴拙舌的老三,身子又不結實不是個農活靈光的,兄弟姐妹七八個的,既不能幹活又不會討巧賣乖,就知道抱著個書本子看啊看的,時不時還要吃個藥看個病,哪個農家能養得起,長不長得大都難說,父母還能指望他養老不成,這樣一個橫看豎看都是吃白食沒夠的小子又能得到多少溫情呢,除了他還有四個兄弟三個姐妹,真真是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可有可無的存在。
從小挨打受餓吃的苦頭就別說了,就是這書都是千難萬難才讀出來的,小時候倒是跟兄弟一樣被送去讀了幾年,只是後來家裡孩子越來越多條件越來越不好,他理所當然地就被叫回家幹活去了,就算再不能幹總也多個人頭幫忙比念那不知所謂的書不知道好了多少,老兩口自覺已經是頗為開明能幹的家長了,這能送去認兩個字已經不錯了,也不看看多少一樣大的大小伙子田裡家裡跟大人一樣能幹呢。
只是對身體不好農活不靈光的李衛來說,讀書是唯一能叫他開心能看到希望的事了,他那個時候都不敢想以後會怎麼樣,貧家子有什麼以後和未來呢,只是這地眼看著是種不出花來的,雖然家裡人講話難聽,他也知道自己確實不是種田的料,那麼就只余讀書這一條路了,多學點字說不定哪天就能有變化。
父母不給交學費,他就得空去學校外面偷學,默默趴在窗戶外面跟著默讀學寫,沒有紙筆沒有書本就全靠腦子死記硬背拿個石頭草棍在地上劃拉,這樣的行為自然讓李家老兩口十分不滿,時間統共這麼多,天天著魔似的往那學校跑還能幹什麼活,被吊起來好一頓毒打,只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李衛還是死性不改,老兩口也不能真把兒子打死,只好撂下話頭不管他死活隨他去。
李衛就這麼磕磕絆絆在眾人的冷眼嘲諷中一點點學習著,最後還是於心不忍的學校老師看不過去了,幫襯了一把,他才能考上師專進了校園有了津貼不用忍飢挨餓可以安安穩穩地學習了。
後來又分了工作,娶了媳婦,有了女兒,他的人生才漸漸圓滿起來,當年那個被漠視被打罵的小小少年何曾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能有老婆孩子呢,那個時候他常常擔憂的不過是自己種田不成讀書不行身體又不結實,說不得哪天就真的沒了最後可能連個墳都留不下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