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井字吧?」沈浩初把謎底還給老爺子。
賣燈的老爺子拾掌一拍,見燈謎被猜中並無心疼之色,反倒滿面喜色恭喜沈浩初,又命人取燈。四周爆起陣陣掌聲,三房的兩個丫頭掩了嘴直笑,秦婠也興奮得抱住沈芳華,直到那燈被沈浩初送到她手裡。
「娘子拿好。」沈浩初喚她。
秦婠橫他一眼,眼波瀲灩,在燈下璀璨生輝。
因她得了燈,也不好讓幾個姑娘空著手,秦婠又讓她們挑燈,最後將這攤上最漂亮的幾盞絹都買下才作罷。
街巷盡頭傳來鑼鼓喧天聲,沈浩初正付錢,忽見原來還在攤上流連的士子都往巷尾跑去,連秦婠也道了聲糟糕,她玩得高興,差點把正事忘了。
————
狀元街的巷尾是文宣王廟,每到元宵必有詩會。原來這詩會在廟外舉行,後來因為人越來越多,官府怕出意外,就在廟的正對面建了個狀元樓,平時是酒樓,到了這日便用作詩會場地。
春闈在即,趕考的士子早已齊集京城,正是各路青年才俊最多的時候,到這日都要前來試筆,每年詩會上選出的詩魁,都會是當年春闈的頭三甲,故而這元宵詩會又被稱為試筆會。聽說前幾年皇上也會微服至此聽他們作詩議事,作為朝廷選拔人才的參考,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學子前來。
秦婠拉著沈浩初是去湊熱鬧的,她早就在狀元樓上訂了雅間。詩會在一樓大堂,從二樓的環廊雅間可以直接看到。因為人多,即便是雅間也不過是以屏風與竹簾隔開的圓桌,但比起樓下擁擠的人潮也已經好多了。
「剛好走累了可以歇腳,咱們瞧瞧熱鬧。」秦婠招呼著小陶氏與三個姑娘坐了,這才在沈浩初坐下,見與他同桌她們還很拘謹,便找話題聊起,「你們知道第一屆詩會的詩魁是誰嗎?」
沈浩初正品茶,聽到這問題,心道她又來了。
「是何人?」沈芳潤好奇道。
果然,秦婠仰起下巴:「是咱們兆京三子之首,如今的大理寺少卿卓北安卓大人。那年他剛滿十八,這狀元樓還沒蓋,他就在對面的文宣廟裡舌戰群儒,不僅賽詩,還針砭時蔽,正巧被當時還是太子的今上看到,太子親賜龍佩以示嘉許,一時之間引為佳話。你們不知道,那時的北安叔叔風采綽然,讓多少姑娘失了芳心。」
沈浩初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哪裡有她說得這樣誇張,這丫頭是酒樓說書聽多了吧?
「你說得好像自己親眼見過一樣?」沈芳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