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虎臉色漸漸緩了下來,只還有點難看。邊上那大漢卻仔細看了林嬌幾眼,忽然爆出了聲大笑:“有意思!有意思!我何大刀混了這麼些年,風塵女人良家女人都見過,像你這樣的倒第一回見。有膽色,夠義氣,還知道怎麼唬人怎麼賺錢,有意思啊,對我的味兒!阿虎,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可千萬不要再被漂亮女人騙了!”
羅虎面有慚色,看了林嬌一眼,大約想起她救了自己女人的事,低頭不語。
“你叫chūn嬌是吧?chūn嬌妹子,我何大刀人粗,從前也gān過被人戳著脊梁骨罵十八代祖宗的活。只我向來取財不害命,這才不容於人。後來這地界被姓楊的掃過一遍,不好混了,這才借了從前在道上積下的路數改行。剛才聽了阿虎的話,便想見下姓楊的女人到底是咋樣的,怎麼敢背後算計自個男人。沒想到卻是這樣。無妨無妨,你說得也是。往後只要你能真心實意替咱們做事,我絕不會虧待了你!”
林嬌暗中吁了口氣。
剛才一時不忿說了實qíng,只是不想聽到這人對楊敬軒說那些不敬之語。話剛出口,其實立馬就後悔了。反正做人就是這麼回事,不是你在背後說人,就是在背後你被人說。楊敬軒被仇人在背後損幾句也不會掉汗毛,倒是自己,一時嘴快替他正名的後果可能就是倒霉。不止倒霉,還是倒大霉。沒想到最後這個叫何大刀竟會被自己說動……
別管他gān什麼的,反正目前看起來,這個人好像還湊合過得去。
“何當家,你放心。承你看得起我,以後我一定竭盡所能!”
林嬌這個態度表得是真心實意沒有一點假。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在以後財路的份上,她也一定會賣力的。
何大刀眉頭一皺:“別當家的當家的,聽著見外。你跟他們一樣叫我聲大哥就行!”
“何大哥!”
林嬌趕緊叫了一聲。
何大刀仿似頗受用,點了下頭,從羅虎手上接了張紙,說:“chūn嬌妹子,這是縣城裡大公銀樓出的銀票,一百五十兩,是你上回那十兩銀子的利錢,拿去就能兌錢。我這兄弟感激你救了他女人和娃,說由他代你出下回的本錢五十兩。這一百五十兩你拿去吧。”
林嬌心怦怦直跳,接過那張蓋著鮮紅銀樓印章的銀票,朝何大刀和羅虎道謝。何大刀又問了些楊敬軒的近況,林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何大刀最後若有所思道:“我前些時候曾想離了這地界。只這是我多年經營出來的老地盤,一來這樣走了終歸不甘心,二來乍去別的地頭,怕又要一場爭鬥,這才拖了下來。如今姓楊的既然當了族長,那個縣官又想著水利之事,我也只暗中做這買賣,這樣看來,倒也暫時無憂。也罷,妹子你往後再多留心,有新消息再通知我。幫了我就是開你自個兒的財路。”
林嬌連連點頭,見無事了便告辭。何大刀看她一眼,叫黑子再送她出來。
***
林嬌和黑子分開後,便揣緊銀票立刻往大公銀樓去。統共一百五十兩,全領出來有十五斤,目標太大也重,所以她只兌了二十兩,十兩整錠銀的,準備還給楊敬軒,另外十兩是散銀。揣好了銀子和重換的銀票,走出銀樓時,整個人連踩地的感覺都美妙了許多。
林嬌出了銀樓後,徑直去從前那家峰林醫館。徐順聽說有錢治病了,十分殷勤。約好明天帶能武過來初診,離開醫館後,林嬌又到了縣城裡那家最有名的鋪子買了曾應許下的給大毛二毛的好吃的和好玩的,又去打了兩斤ròu,備了另些禮往楊氏家而去。
前些天一直在她家白吃白住,不還這個人qíng,心裡總覺得有個疙瘩。到了楊氏的家,大毛二毛聽見她聲音飛奔而出,竟見盼望已久的禮物到了,高興得摟住林嬌脖子一口一個“姐”,楊氏聞聲出來見林嬌大包小包的,埋怨費錢多事。兩人推讓一番,最後拉了林嬌的手說:“阿嬌你來得正好。今兒我家正好來了客人留吃飯,你也一道。”
林嬌推不過楊氏被拉了進去,驚訝地發現桌邊坐著的客人竟是三叔婆,邊上還有個十六七歲的年輕姑娘,皮膚微黑,杏核般圓溜溜的眼,頗有點嬌俏的韻味,一怔之下,便明白了過來,這姑娘大概就是三叔婆那侄女的女兒了。
林嬌本來是想再去買點好吃的趕緊回村讓能武也高興下的,現在看見同樣驚訝的三叔婆,一下就改了主意,朝她打了招呼,坐了過去。
三叔婆對於林嬌出現在這裡萬分不解,不顧林嬌在場就問楊氏。聽楊氏說是她前回救了chūn杏受傷,被送進城治腿,為便利在她家住過幾天。便哦了一聲,狐疑地看了笑吟吟望過來的林嬌一眼。
“姨奶奶,剛你們說的她救的那人,就是你們村那個偷了野漢子懷了……野種的寡婦?”
楊氏出去上菜,一直在邊上低頭羞答答的那姑娘忽然抬起了頭盯著林嬌發問,說到“野種”這兩個字的時候,頓了一下,仿佛是用很大勇氣才說出口。
三叔婆是啊一聲,又說:“說起來她倆都是寡婦,一時同qíng也是難免。只這種事,像你一個姑娘家還是少說的為好,免得學了個不好。”
那姑娘飛快地看了林嬌一眼便挪開了視線去,小聲道:“姨奶奶,我知道了。是敬軒哥人好,這才放過那寡婦的。”
林嬌見她說話間,把身子微微往邊上挪了點去,仿佛怕沾了自己的寡婦氣兒,便笑道:“三叔婆,你外甥孫女好乖巧,叫啥名啊?”
三叔婆警惕地看她一眼,說:“阿水。”
“阿水姑娘這麼乖巧伶俐,我聽說針線活也是頂好的,這面相一看又是大福人,我最近運道不好,跟她多親近親近,好去去我的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