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兒不滿地cha道:“葛chūn雷,你這是在考藥師呢?我找的可是藥人!”
葛chūn雷反駁:“巧兒妹妹,這姜可是再普通不過的藥材。他要是連這都不曉得,以後怎麼替你爹做事?”
繡chūn淡淡道:“姜按pào製法,可分生薑、gān姜、煨姜、pào姜。生薑歸肺經,發表散寒。gān姜歸心經,回陽救逆。煨姜歸胃經,暖胃止瀉。pào姜歸脾經,溫經止血。這個正好當初我在老家做學徒時,師傅教過我。”
邊上夥計紛紛點頭,巧兒笑道:“我就知道我看中的人沒錯。”扭臉對著繡chūn道,“別理他了,咱們走吧。”
葛chūn雷臉漲得通紅,惱羞成怒道:“不行,我還沒考完……”話沒說完,忽然整個人蔫了下來,朝著藥堂一側的內門方向訕訕地叫了聲“爹”。
繡chūn看去,見那裡不知何時立了個老者,正是方才自己掃地時從邊上經過的那個。他此刻雙眉緊皺,盯著葛chūn雷。冷冷道:“我叫你去城外莊子裡檢點藥材,你怎的此刻還在這裡耍嘴皮子?你出去看看,日頭都要升到半天了!”
葛chūn雷慌忙應了聲是,也顧不得繡chūn了,低頭便匆匆而去。
“葛老爹!”
“葛總管!”
巧兒和夥計紛紛朝那老者打招呼。
~~
陳家老爺子陳振多年以來養成了個規矩,每日一早,必定親自去巡視一遍自家開在城中南北的兩家藥鋪,風雨無阻。如今他不方便去,這事便由葛大友接過。他方才便是從城南的藥鋪回來,第一眼看到繡chūn時,便覺得有點眼熟。但卻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也就走過去了。方才拐回前堂,無意撞到自己兒子為難這少年人的一幕,這才知道他是來找活gān的。見他懂幾分藥理,方才又勤快主動掃地,對他印象便不錯了。罵走葛chūn雷後,看了眼繡chūn,略微點頭道:“年輕人,不錯。你領著去你爹那裡吧。”後頭這句話,是對巧兒說的。
巧兒點頭,高高興興地帶了繡chūn往後頭去。此時兩個坐堂郎中也相繼來了,徒弟忙迎上去端茶擺椅。葛大友察看了一番店面,見窗明几淨,諸般有序,客人也開始陸續上門了,心中滿意,喝了聲:“都用心著些!”
夥計齊齊應是。
新的一天開始了。
~~
繡chūn跟著巧兒穿過藥鋪前堂往裡,這才發現藥鋪後頭和昨天看到的陳家宅子也是相連的。整個陳家宅院,從南到北,幾乎占了半條街,數百間房。巧兒一邊帶著她七拐八拐地往後頭去,一邊不停地介紹各處所在,儼然她已經被僱傭了的樣子。繡chūn聽她介紹,從南到北走到頭後,雖還有些雲裡霧裡,但對大宅里的布局,大致還是有了個概念。
藥堂後頭是外帳房,過去一個花廳,便是南院。以一道匾額廊分隔左右,左手邊是南廳花園,除了尋常花糙,主要栽種香櫞、佛手、藿香、佩蘭等藥用植物,還挖了個水道方坑養蠍子和蛇,都有專人打理。右手邊是祖先堂、里帳房,貯存藥材的庫房,以及專門接待客人買賣貴重參茸的院落。南院與北院用一道牆分隔,中間開一扇門,主要是陳家人的居所。這裡巧兒沒帶她進去,從旁邊一條甬道經過時,只跟她說裡頭住了陳老太爺和姑太太一家,也就是老太爺的女婿一家人。女婿姓許,有個兒子叫許鑒秋,今年十八歲。
“我聽說,藥堂里除了姑太太一家幫著做事,還有一家族裡的人?他們住在哪?”
繡chūn裝作隨口問道。
巧兒道:“三叔公一家啊?他們不住這,住後頭陳家巷子過去的那條街上。很近。”
繡chūn的眼前浮現出陳立仁的那張臉龐,心口忽然一陣突突亂跳,便如有利刃在刺一般。
巧兒並未覺察她的異常,繼續領她往後門去,走過一片牆時,忽然放緩了腳步,指著牆頭裡露出樹冠的一片院落道,壓低聲道:“這裡便是從前陳家公子住的地兒——那才是真正的陳家公子,可惜大爺死了,二爺聽說帶了個青樓女子走了,到如今一直沒消息——那會兒我還沒生出來呢。只是老爺子可恨這位二爺了,提起他就發脾氣。有一次我爹多說了兩句,他還砸了茶碗,正好我在邊上,瓷片兒差點飛我臉上,嚇死我了……”
她說著,忽然像是意識到自己多嘴了,急忙捂住了嘴。
繡chūn沒有接口,只是默默看了眼牆頭那側伸過來的一片樹冠,想像著父親當年在這裡生活時的qíng景,不禁一陣黯然。
“到了。”
終於到了後門。這裡有數排罩房,住了在陳家藥廠做事的大小主管。巧兒父女也住這裡。她略微介紹了下,便領著繡chūn出了門,到了巷子尾毗鄰陳家宅院的一座門前,推了進去。
這裡便是藥廠。金藥堂所有的成藥,包括丸劑、散劑、藥酒、膏藥,從藥材pào制、原料配製、成藥、裹蜜、裹金、吊蠟皮,到最後打上金藥堂的標記,全部都在這裡完成。有大小主管數十人,工人數百。一到天黑,裡頭用於制細藥的內院便清場上鎖,白日裡也不隨便放人進去。相比之下,pào制原材料的院落管得沒這麼嚴,巧兒對著門房說了幾句,門房看了眼繡chūn,便放了進來。進了pào藥的院。院子很大。裡頭到處曬滿各種待gān的藥材,十來個人忙忙碌碌,巧兒問了聲,得知父親在釜房,便領了繡chūn過去。剛進入,繡chūn便聞到一股濃烈的奇異味道,立刻辨了出來,似乎是阿膠。一個五十上下的老者正在一口釜前忙碌著,邊上站了兩個學徒。走進了些,見他正在炒制一鍋切成指甲面大小的阿膠粒。邊上已經啟出剛炒好的一鍋在晾涼。成品是圓滾滾的棕黑小顆粒,大小均勻,狀如珍珠,瑩潤可愛。
阿膠珠是陳家膏方中的必備藥材。這種炒製法,既繁瑣又需技巧,對體力也是很大的一種考驗。繡chūn從前也只聽說過而已,不想此時竟親眼見到。不禁對這個看起來黑黑瘦瘦的老者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