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此說,林安也不便再多說,拿著信件將它放妥帖,便上塌入睡了。
次日,在熙正帝詔令下,玉林軍張貼了要招兵的訊息,消息從西北傳到大江南北,引起一片市井傳言。
去年那場西北戰爭都有傳聞,死傷數萬,有命去或許沒命回,但朝中發了詔令,希望家中有兩個兒子的人家能有一兒參軍,軍餉按月發,可代發回家中。
此令一出,便有些窮苦人家希望將兒子送到西北,以緩家中艱辛。
大梁朝廷雖富庶,但大多是以江南等地因商貿做起了政績,而晉陽、金築等地卻因天干氣燥等問題而糧食不足,乃至於許多人家吃食不足,甚至還出現了吃樹皮、吃草根等現象。
此時聽聞了軍中三、四月要招兵,玉林軍自建軍以來風評便如春風吹草般見長,所以許多人家便願意讓兒子從眼下便去往西北,莫要誤了招兵時日。
乃至於軍中許多人便有了唏噓之感,特別是先前一茬進軍的人。
而朝廷之中便有許多人有言語,本身先前因西北之戰時便是舉國之大力,而今停了之後,不僅讓吳端有了更大的盛名,如今又要招兵買馬。西北多年,更怕吳端生出不臣之心。
朝中諫吏等人,整日便盯著吳端生出許多話語,什麼二心,什麼功高震主,聽得熙正帝煩不勝煩,直在朝會時指著這些人的腦袋罵,讓他們有本事便跟著吳端打戰,若是能在玉林軍立下軍功,他立馬撤了吳端讓他們當將軍。
此話一出,許多人才閉上了嘴巴,直當鵪鶉。
而此時熙正帝算是明白了,雖然他也擔憂吳端有持功而無所恃之嫌,更罔論這群文官的嘴不斷嚼言,但朝中此時卻無任何人能取代吳端坐鎮西北。
「那說的再多有什麼用,還不是放屁。」熙正帝此時這樣對身邊大太監這樣罵道。
大太監不隨意罔論朝堂大事,只對熙正帝恭敬道:「要不陛下去貴妃娘娘宮裡坐坐,陛下不是最喜歡跟貴妃娘娘談心了嗎?」他這樣建議。
熙正帝一聽他提起,便想到了貴妃的軟言軟語,說了句:「不錯。」抬步便往貴妃宮中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