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張虎對他笑了笑,便站起身去沏茶,順道也給他沏了一盞。兩人坐著喝茶,一面說起這幾日的閱卷之事。
都是正經的科舉出身,試卷上文章的好壞與否,自然有資格評論一二。
不過也沒多說,監臨官時不時就進各房勘查,若是看見閱卷官不干正事,竟是喝茶說閒話,自然少不了被記上一筆。
別看在貢院裡不會說你什麼,可這被記上的一筆卻會被呈上禮部,再由禮部分發到其所在府部衙門,到時候雖不至於招來大禍,多少是會被影響前程的。
兩人放下茶盞,繼續閱卷。也不知過去了多久,就聽見張虎忽然拍著大腿道:「好文!」
這聲音在寂靜的考房中格外響亮,不光是他身邊的竇安准抬起了頭,另一邊的兩名閱卷官也看了過來。
大抵也是有些疲乏了,另外三人俱都站起走了過來,張虎將手中的試卷遞給他們,幾人看了起來。
「樸實無華,但字字珠璣。」
「中正平穩,法度森然。」
竇安准也撫著鬍鬚道:「字字典切,可配經傳,非浸淫多年者不可書也。」
這般眾口一致的評價,可在這春秋房裡算是首例,見此坐在首位的房考官彭寶義也不禁抬頭看了過來。
「大人,此卷可入薦卷之頭列。」
「哦?」彭寶義放下手中的考卷,發出一聲疑問。又笑道:「難得你等意見一致,拿來我看看。」
竇安准將考卷捧給彭寶義,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彭寶義並未當即就看,而是把之前看了一半的卷子看完。他並不參加最初的閱卷,但需看那些被四名閱卷管做落卷處理的考卷。當然也不是全看,而是隨意抽選。三百份考卷,他需隨機抽選五十份審閱。
不過看得出這一房的閱卷官都是極為負責的,他已經看了多份,並無其他異議。
彭寶義拿起那份考卷,甫入眼的第一行字便吸引住他的眼球,而後一氣兒連看數頁,如饑似渴,直至翻閱完,才長吐出一口氣。
他的心依舊還克制不住的跳動著,這是看到好文章後,一種情不自禁的共鳴。
由文看人,他的腦海中甚至不由自主出現了一副畫面,一個氣度非常的男子正抑揚頓挫抒發自己的見解。他態度平和,卻有理有據,既不失君子風度,卻又讓人信服。
好一身氣派,好一身風度。
之前聽竇安准如此高的評價,他心中不以為然,如今看來那句『字字典切,可配經傳』並不虛誇。
又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就不知是誰了?
彭寶義忍不住在心中猜測起來,是嘉興的趙品河,還是福建的王秀?抑或是蘇州的卓鶴君?
這幾人的文章彭寶義都曾看過,並不是他們的文風。
想了半天,彭寶義也沒想出來,索性便不去想了。不過這份考卷他卻單獨放在一旁,一看就是特別待遇。
一直暗中瞄著這邊的竇安准三人,見此俱是一笑,心道他們這一房的魁首恐怕是出來了。
又是兩日過去,這一房的所有考卷才算都閱完了。接下來就沒閱卷官什麼事了,而是房考官和主副總裁共同審卷。
彭寶義帶著一名捧著所有考卷的書吏前往衡鑑堂,在那裡他將和其他十多位考官完成接下來的閱卷,並排出名次填榜。
這時,對面迴廊上也走過來兩人,乃是另一位房考官帶著自己所在之房的考卷。他身邊也跟著名書吏,捧著個大托盤,托盤上是碼放整齊的考卷。
因為考卷似乎有些多,所以碼成了塔字形,最上面是一份考卷,與彭寶義這邊般無二致。
這是每位房考官不成文的習慣,若是下面閱卷官在閱卷的同時,覺得有什麼文章堪稱本房魁首的,而房考官也是認同,便會放在最上面。
這樣一來,相互換卷閱時,其他房考官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是時若是另外一位房考官也認同,就會一起薦卷給主副總裁官。
是時一個進士是跑不了了。
對面的房考官也是春秋房的,十八房考官按五經命名,四書題且不提,考生治什麼經,是時考卷便會分在哪一房。
春秋雖不算大熱門,但也不少,十八房中有三房都是春秋房。
這位房考官姓孫,名育海,乃是翰林院侍詔。彭寶義官拜翰林院五經博士,所以兩人也算是同僚。
兩人走近了,便含笑互相拱手為禮。
不過並未交談,而是並肩而行出了迴廊,打算前往衡鑑堂。
他們兩人倒是挺好,可惜身後的書吏出了差錯。兩個書吏本就捧著偌高的考卷,出迴廊的時候,兩人胳膊肘撞了一下,手上的考卷便灑了一地。
「怎麼如此不小心!」孫育海斥道。
兩個書吏也不敢多言,忙蹲身去撿考卷。
彭寶義替他們說好話:「孫大人莫著急,反正這些考卷都要重新閱看的,即使打亂了也沒什麼。」
「就怕給人添了麻煩。」
這所謂的添麻煩就是,若是順序無錯,即使再閱,對方也能根據首房閱卷,很快分下一個高低,雖不至於就按著對方而來,至少可以拿來做比較。
如果順序打亂了,就要自己從頭看起,是時可能會發生另一個房考官看中的卷子,卻沒能被取中,不光給自己也給對方添了許多麻煩。
「無妨,無妨。」
考卷很快就被收拾好了,兩人再度帶著書吏前行,走到一處岔道,兩人互相拱了拱手,便分道而行。
這樣也是為了規避,一般在貢院中,哪怕是同僚之間,也是能少交談,儘量少交談,以免惹來旁人的猜忌。
雖是分道而行,但兩人也是前後腳到衡鑑堂的,待所有人都進去後,大門便在身後緊緊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