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天,原相府大公子,朱門世家離經叛道的忤逆者,棄官場投江湖,解華冠披散發,為得是逍遙自在無羈絆,假使有一日大街小巷掛滿加蓋了官府大印的緝拿圖形,屆時賞金獵人聞風而動,官府捕快如影隨形,步步殺機,處處危境,當然再無寧日。
薄光伏首:“太后且放寬心,光兒拼盡一身醫術,也必使二姐母子平安。”
四一章[本章字數:2213時間:2013-04-2313:34:06.0]
太后壽辰。
尚儀殿,看罷幾齣太后愛賞的喜慶戲目,又觀過一場驚險萬狀的雜耍,笙蕭漫揚,歌興舞起,晚宴茲始。
慎太后正座當央,兆惠帝從左,一眾嬪妃按位序排開;明親王居右,王妃齊悅陪伴在側,德親王夫婦與幾位皇族子弟按爵在座,往下,便是一gān朝中重臣。中書令司勤學、尚書令魏藉、御史大夫齊道統、衛尉寺卿兼兵部侍郎司晗,以及各部各院各寺各監的第一首腦盡集一堂。
至於慎太后的近身左右,則是兩歲的皇子胥蠲與三歲的公主胥柔。畢竟年過五旬的人,抗拒不了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太后娘娘在一對粉琢玉砌的孫兒孫女的環繞下,一徑地樂不可支,笑不攏口。
“微臣敬太后一杯,願太后福澤綿延。”兩朝元老大理寺卿汪仡古站起身來,“論國,我大燕皇朝君賢臣明,四海清平,一派盛世景象。論家,太后慈如菩薩,皇上事親至孝,兒女雙全,其樂融融,一派團圓氣氛。此qíng此景,怎不令為人臣子的欣喜若狂與有榮焉?
慎太后持盞淺呡,笑吟吟道:“從來都是執法嚴明、鐵面無私的汪大人竟說得出這等話,哀家真真是開了眼。”
魏藉高舉玉觚:“太后說得是,汪大人如此,足見今日之喜貴在喜不自禁。微臣也祝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王公大臣、後宮妃嬪齊聲高頌。
慎太后兩手各攬孫兒孫女,道:“各位的心意哀家已經領受,安穩坐著賞舞吃酒罷,別再拿這些繁文縟節來掃興。”
馮充媛立即笑道:“依臣妾看,當下太后的心思全被皇子和公主給占去了呢。”
明親王抬眸掃向其人。
齊悅隱有所覺,也隨著丈夫的視線瞥來一睇,眸心淡漾惑意。
“馮充媛今日的話倒在點上。”這馮充媛屢惹口舌,屢受懲戒,今兒個竟也簪花佩環地現身宴會之上,可謂後宮的奇葩一朵。慎太后雖不喜見,今日也不好作難,“哀家此刻的眼中的確只有蠲兒和柔兒,倘若靜兒也來了,哀家更得高興。”
淑妃連忙起福:“稟太后,靜兒前幾日染了風寒,這幾日才才見好,臣妾怕她把病氣過給太后,是而不敢……”
“行了,你安心坐下,哀家只是順口一說,你居然也這般誠惶誠恐,好歹是大家出來的,也該學著點麗妃的擔當。”慎太后心中恁是怒其不爭,若這人不是這般仁懦,有與麗妃一衡上下的膽心器量,她又何須將薄家姐妹放出禁苑,平添恁多煩惱?
“麗妃娘娘為皇上誕下皇子皇女,也將這後宮打理井然有序,後宮的姐妹們誰不誠服?”仍然是馮充媛出頭,“只怕臣妾們姿質愚魯,難效一二,惟有仰望追慕的份兒。”
工部尚書陳齊道:“麗妃娘娘系出名門,貞靜賢淑,又乃皇長子之母,倘能早主後位,必定能早一日安撫六宮之心,令得龍裔繁榮,後宮安和。”
“大皇子機慧聰敏,二公主冰雪伶俐,在在皆因麗妃娘娘言傳身教之功,惟有這般慈母心懷者,方能母儀天下,入主中宮。”鴻臚寺卿蒙闕其言擲地有聲。
司勤學眉峰一揚,才yù出言駁斥,驟感袖角一動,眼尾旁掃,恰見兒子輕搖其首。他眉頭鎖了鎖,雖大感疑惑,還是忍耐了下來,全當自己充耳不聞,看不見群魔亂舞。
兆惠帝淡道:“麗妃,多位大人同氣一聲的擁你為後,足見你深孚眾望。”
麗妃福禮道:“臣妾不敢,論資質,論xingqíng,淑妃娘娘都比臣妾更有母儀天下的儀範,臣妾願惟淑妃娘娘馬首是瞻。”
“不,臣妾……”淑妃又要坐立難安,被太后一記眸光定住。
兆惠帝眉目舒展,唇角噙笑:“在座的諸位臣工都是人中翹楚,朝廷棟樑,無數聰明人裡面選出來的聰明人,眼光和見識自是錯不了,麗妃你也不必謙讓,只須在今後時時警醒,莫辜負了諸位臣工的期待。”
慎太后捏在玉觚上的三根長指倏地收緊,聞帝道:“太常寺、鴻臚寺、禮部、太史局、尚儀局擇選吉日,聯手籌備封后大典,德親王總責全局。”
有關人等皆立身承命:“臣弟(微臣)遵旨。”
麗妃迤邐跪謝:“臣妾感謝太后、皇上盛恩,時刻不忘太后、皇上教誨……”
兆惠帝揮手:“這些話等封后大典過去有你說的時候,眼下還是太后的壽辰,一切以太后為先。”
“是,臣妾祝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諸臣群妃賀聲雷動。
慎太后攬袖淺飲,雍容端方,舉止行容毫無破綻。
是夜,她回到康寧殿後,卸了釵環禮衣,坐入氤氳湯池,先發一聲幽嘆。
寶憐在畔以帕掬水為主子拭洗肩背,道:“依奴婢看,太后大可不必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