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允執眸線追著她離去的方向,道:“如今惟一刺激不到她的惟有你了,你多陪她幾日罷。”
“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司晗道。
前者未料到是這個答案,一時忘記回應。
“微臣告辭。”後者躬身,逕自退去。
胥允執身沐雨中,半身冷透,良久未動。
六七章[本章字數:4389時間:2013-12-0300:43:05.0]
薄良葬入郊外某處民陵。
棺槨入土時,高猛看著個墓坑,攢眉低語:“挖得淺了點罷?那些人怎麼……”
“是我吩咐幾個雜役不必挖得太深。”薄光道,“省得移時麻煩。”
高猛雖不解,也不敢深問,小心侍奉在主子身後。
墓碑立起,正位為“薄良之墓”,落款為“女薄光立”,她僅看過一眼,轉身即走。
“四小姐。”高猛、程志趨步相隨,“鸞……司夫人說,您若想,隨時可到司府里住上幾日,或者她到郡主府陪您。”
“承司夫人好意,替我謝過罷。”她坐在車內,“之後我便要為入宮之事做準備,有許多雜務待忙,不好打擾。”
高猛一傻:“您入宮?”
她落下門帘:“起駕。”
是,入宮為妃。
七日後,集齊首批軍費的明親王返回西北戰場,德親王為剩餘軍費留在天都暫且兼領戶部,因目睹薄良死狀受到驚嚇的太后逐漸恢復jīng神,而天子命心腹太監收集的群臣聯名表章也呈到龍案之上。
這個時候,薄光也為薄良過完了頭七,她在等著那個日子的來臨。無論薄良於她是怎樣的存在,對每一位高處雲端者來說,也不過是一介家奴,死則死矣,單是皇上派來了自己的貼身太監進薄府打理後事,已足見聖恩隆重。
這個結果,她全盤接受。
接受,非順受。
~
群臣表上,無非歌功頌德:自護國郡主回歸天都城,先救尚寧全城民眾於時疫,再救太后於刺客刀下,而後建安行宮智退匪寇,妙手治癒皇子、公主身上沉疾,奉旨監軍助剿雲州叛匪……樁樁件件,皆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之舉,如此智德雙全、賢良溫淑的女子,若能進得後宮襄助聖上,實乃大燕之福,天子之福。
隨即,尚寧城遞來了萬民書,請求聖上接護國郡主入宮陪伴,助皇后教化皇子、公主,造福大燕後人,造福子孫萬民。
這兩樣物什,使得兆惠帝再無顧忌,頒旨冊封薄光為賢妃,入主德馨宮。
至於太后,因薄良之故,一則後悔自己的流於輕率,二則不願在這當口再拂天子之意,借著群臣表、萬民書的台階,默允此事。
正如封后大典,國有難事,萬事從簡,冊妃儀式亦行此道。薄光披皇妃翟衣,跪聆封妃聖旨,而後依次拜見皇后、太后,聽了一堂戲,吃了一席酒宴,歸於德馨宮。
當夜,適逢西北最新軍qíng來臨,韃河部落煽動參岡、上罔兩大部落起兵反抗可汗,前方形勢立即逆轉,官軍及擁護可汗的西北糙原大軍陷入重圍。縱然夢想了多年的人兒近在咫尺,兆惠帝也不得不暫且放棄溫柔鄉,召集群臣緊急商議,專心政事。
德馨宮內,薄光聽聞皇帝不來,吩咐瑞巧、綴芩道:“你們都歇著罷,我去毓秀宮看看瀏兒。”
“娘娘且慢。”王運打殿外急步趨入,“您方才用膳的時候,司藥司的人前來報信,因為司藥司的司藥、典藥láng狽為jian,向宮外私販宮中珍奇藥材事發,如今亂成一團,您所需的幾味藥材可能需要幾日後才能為您集齊。”
她挑眉:“司藥、典藥私販宮中藥材?她們如此放肆,皇后娘娘準備如何發落?”
“我朝宮律,宮人私賣宮中財物皆是死罪,皇后命司正司儘快審結。但那兩個人昨兒夜裡已經在牢中畏罪自殺了。”
她蹙眉,道:“她們是魏氏的人,犯了那種沒有翻身機會的過錯,魏氏為了防著她們供出些額外東西換取一線生機,當然不會容她們在牢中活得太久。”
阿翠的手段好利落,查知那兩人有私運宮藥之事後,匿名投信給太后心腹寶憐,剩下的便皆由太后代為。太后怎不可那兩人與魏氏的關聯?當即命司正司帶人搜查那兩人寢處,外域獻與太后的千年紫參、雪蓮聖果,以及與兩人月俸不符的金銀珠寶,罪證確鑿,就此打進牢中。
“那兩個人才被提審便開始招認,幾個專門負責放水的侍衛先被供了出來,咱們是沒想到魏氏下手這麼快,要不然沒準能利用這個機會將魏氏在宮裡的人一網打盡。”王運道。
“不急。”她悠然呷茶,“剩下的人心惶惶,勢必紛紛向外面的主子求救,魏大人由此更加領略太后的法力無邊,不是壞事。”
王運領悟,喜道:“娘娘說得對呢,奴才再找幾個機靈的去放些口聲,縱使魏大人老謀深算,這連番的挫折下,也免不得風聲鶴唳一回。”
“是呢,惟有寢不安枕,食不知味,方覺得自己被bī到絕路,方會殊死反抗。”她淡哂,“做好這件事,你大功一件。”
“奴才明白,奴才這就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