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季家提親?楊靜淵心如鹿撞。他躲開楊石氏的目光,歪著頭嘟囔:“母親打哪兒聽來的小道消息?憑兒子這般花容月貌,趙二郎爭得過我?我還想玩兩年呢。桑十四都沒成親,我著什麼急呀?”
看他那神色,就知道他不肯說實話。楊石氏懶得和他再磨嘰,把手一伸:“那幅激得趙二郎臉色大變的錦帕呢?拿來給母親瞧瞧。”
果然,是為了季英英那塊錦帕。楊四郎是不長腦子的,唯一能注意到錦帕的,就是身邊的二哥楊靜岩。
“小白眼láng!”楊石氏恨恨地罵了他一句,“你大哥丟了錦王,心裡難過。你還藏著掖著。母親真是白疼你了!”
話說到這份上,楊靜淵再抵賴,就真對不起楊家了。不拿出來,嫡母也定會找到季家染坊去。他掏出錦帕往桌上一扔:“這帕子和錦王有什麼關係?她照著趙二郎的斗錦繡了一幅罷了。”
楊石氏只聽楊二郎說,這幅錦帕在三郎手裡晃了晃,上面的jú花突然消失了,跟斗錦一模一樣。她拿起帕子一瞧,眼神就變了。
楊靜淵不想季英英再攪進兩家爭錦王的事端來,腆著臉湊過去瞧:“母親,不就是配線巧妙麼?趙家不是說要公開那幅臨江仙的配色和織法?懂得配線配色誰都能繡。照著繡出來的花樣沒什麼稀奇吧?”
楊石氏捏著錦帕的兩角輕輕轉動,上面的圖樣隨著光線變化活動了起來。她沉浸在對這幅繡品的欣賞中,嘖嘖稱讚,“這是蜀繡里的雙面繡。趙家那幅斗錦能活動起來,除了配色,織造時借鑑了雙面繡的技藝。趙老太爺說公布配色方法和織法,寫在紙上,也學不來的。趙家為織這幅斗錦,另行裝配了新的織機。沒有趙家的織機,別人知道法子,也織不出來。”
還是讓嫡母看出來了。楊靜淵還想裝傻:“雙面繡啊。咱家繡坊里會的繡娘多的是。有什麼稀奇的。”
“少哄我。明明是趙家學著這幅繡品才織出了那幅臨江仙錦王。”楊石氏將帕子放在桌上,心qíng大好,“三郎,你真喜歡那季家二娘?”
楊靜淵聽到腦子嗡地一聲響,懵了。他想點頭,想大方地承認。可目光落在那幅錦帕上,他的頭就點不下去。他再傻也明白,嫡母在意的不是自己是否喜歡。她瞧上了季英英的手藝。去登門提親,季英英會怎麼看他?
從認識她起的點滴畫面流水般從腦中閃過。他知道這是最好的提親時機。他心裡千肯萬肯。可卻有那麼一點驕傲像刺一樣扎著他的心。他不想趁人之危,不想為了她的技藝。他只是喜歡她的活潑,喜歡她像小辣椒似的xing子。楊靜淵抿緊了嘴。趙二郎要娶牛五娘了。他有大把的時間,大把的機會去求得她的歡心。他想讓她用看趙二郎的目光看自己……現在去提親,就像從花枝上剪下一枝花拿回來cha瓶。而他,更想把花移種在自己的土裡,年年月月看著花開。
他怔忡猶豫著,楊石氏瞧得分明,笑著說道:“別害羞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母親替你作主了。”
嫁誰不是嫁?嫁給自己,他會待她好一輩子的。難不成看著她匆忙嫁給那朱二郎?楊靜淵打定主意,起身給楊石氏深揖首:“多謝母親!”
楊石氏樂得合不攏嘴:“快回去歇著吧。”
楊靜淵走得幾步,又回過頭看那塊錦帕。
楊石氏笑道:“我拿給你大哥再瞧一瞧。去吧。”
楊靜淵應了,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母親,你去提親時,別提這塊錦帕可好?”
怕季二娘多心?楊石氏笑著點了點頭。等楊靜淵走了,方悠悠嘆道:“有了媳婦忘了娘,真真如此。”
她吩咐人去請楊靜山和楊靜岩過來,低頭再觀賞著這方錦帕,喃喃自語道:“烈馬需要轡頭,浣花染坊家的小娘子倒也相配。”
作者有話要說:
兩更。
★、第71章不休
等到楊靜山和楊靜岩兄弟細細看過那方錦帕後,說出來的話和楊石氏告訴楊靜淵的又有了不同。
“jīng葉是東大街何記絲坊的瑩石綠。花蕊是小西街田記絲坊最出名的貢錦huáng。這粉這紫分別是余記和鄒記家傳的玉蘭白桃花粉葡萄紫……”楊大郎如數家珍,末了倒吸口涼氣,“娘,這繡娘對益州府各家染坊絲坊的線瞭若指掌。益州府染絲的人家數以千計,同樣的紅絲放在一起也有最細微的差別。她能搭配出最合適的色,真了不起。”
楊二郎接著說道:“我瞧這雙面繡單白色就用了十二種。才能繡出雲開月出的景致。娘,我和大哥意見相同。趙家斗錦,織的是雙面錦。織機咱們能研製。如果沒有這樣的配色,萬萬織不出活動的圖案。”
楊石氏慎重說道:“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這樣的人才,楊家勢在必得。”她說著展顏一笑,“三郎瞧上她了。娘打算為三郎求娶。”
楊靜山兄弟聞言大喜:“成了楊家媳,為楊家錦出力正是應該。也成全了三郎的姻緣。兩全其美。”
“也只有如此,才能將她請進咱們楊家。”楊石氏說著眉頭微皺,“我擔心趙家不會放手。沒事了,娘會瞧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