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繼寬側目:「你怎麼知道?我一天到晚跟著鮑姆先生,都不太清楚。」
因為我有小阿統。
元初一給邱繼寬講解劇院方猶豫的原因。
「6月的托尼獎,耗資7500萬美金打造的《蜘蛛俠》只拿下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舞美設計提名,最終顆粒無收。」
「哪怕《蜘蛛俠》去年首演時單周票房近300萬美元,一舉打破百老匯的歷史記錄。」
「很明顯,現在的情形來看,它無法止住虧損。」
「觀眾對其改編非常不滿。」
「哥譚市戲劇委員會對《蜘蛛俠》的評估,演出不超過200場次,就得結束駐演。巨額虧損,避無可避。」
邱繼寬聽完,直接傻眼。
「難……難怪有提議……先去外百老匯演出。現在是……改編太大,劇院沒信心?要把《Miss Saigon》送去外百老匯先檢驗?」
百老匯劇院區主要由內百老匯、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三個部分組成。彼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互相促進彼此的發展。
百老匯作品的精良品質,是基於外百老匯紮實的產業鏈設計,以及外外百老匯天馬行空的「實驗」為基礎。
外外百老匯只需以「胡思亂想」來試探戲劇的可能,外百老匯儲存大量的作品和人才,才有了全球矚目的百老匯戲劇演藝產業中心。
百老匯不是沒有回流作品。
《Q大道》就是百老匯量身打造的作品,拿下托尼獎後,被製作人巧妙轉移到外百老匯的劇場。
也有劇目先在外百老匯演出,吸引高額投資投,轉移到百老匯的劇場。
……
這些情況,完全不適用《Miss Saigon》——30周年紀念公演。
「寬姐,以你的觀察,劇院方和Alain的製作團隊,誰更強勢?」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邱繼寬很乾脆:「鮑姆先生。」
「四季花劇院眼下最賺錢的劇目,是Alain Baum七年前作為製作人和導演完成的《壞女巫》。目前為止,已經完成3000餘場次的演出。按照現階段盈利能力來看,有望繼續演出兩三年擠進百老匯長壽節目前十。」
邱繼寬點頭,「很像國內電影導演和院線。能賺錢的導演大家蜂擁上去投資,導演話語權就大。」
「他們並不是真要放到外百老匯檢驗演出,30周年紀念公演呢,怎麼可能在別處。這就很像魯迅先生說的,本來想開窗,先說要掀屋頂。」
「一是《蜘蛛俠》的虧損讓他們生畏。」
「第二點原因——他們不認可對Kim這個人物的大改,想要說服Alain。」
「紀念公演麼,蕭規曹隨即可。改編這麼大,做什麼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