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1 / 2)

其實,如果說在魯迅的一生中,對新文化運動,對新文化運動人物,態度或者說是立場有所轉變的話,不是去了上海之後,而是去上海之前多少年,已經完成這個轉變了。

嚴格地說,也不叫什麼轉變,只能說是跟新文化運動的幾個主要人物,也就是跟新文化運動陣營鬧翻了。可以這樣說,跟胡適、陳獨秀他們一起辦《新青年》時,是那個魯迅,鬧翻了還是那個魯迅。後來到了上海,跟共產黨走到一起,成了共產黨在文化戰線的主將,也還是那個魯迅。只是時勢不同,氣味相投的人也就不同,合作的人也就不同。

有人說,是共產黨利用了魯迅。怎麼可能呢。魯迅是個很有個性的人,那麼大歲數了,誰也利用不了。是他自己願意那麼做,是他需要那麼做。

前面說到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大將時,我加了“前期”這個詞兒。這是非常重要的。

說魯迅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大將,意思是說,到了後期,他已經不是新文化運動的大將了。他跟新文化運動的幾個主要人物鬧翻了,也就脫離了新文化運動的陣營。如果此後他只是當他的官,當他的教授,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與謀,各自相安無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人各有志,不能說當官不是為社會服務,純粹搞學問不是為國家作貢獻。

新文化人物強有力的批判者(3)

這一點,中國的魯迅研究者們,幾乎都沒有發覺,美國學者J.B.格里德幾乎是輕易地就看出來了。在《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一書中他說:

從一開始,魯迅在氣質上就是個局外人,最終他成了一個新文化人物強有力的批判者。(《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第318頁)

“青年必讀書”中的暗鬥

孫伏園敲響了開場鑼鼓

孫伏園不愧是個辦報的高手。

在晨報社辦《晨報副刊》,辦得生龍活虎。到了京報社,等於是投奔了敵對陣營,更要盡心竭力,要不京報老闆會認為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掙京報的薪水不給京報辦事。這是從消極的方面說。

從積極的方面說,離開晨報是出於無奈,也可說是一種屈辱,京報老闆邵飄萍接收了他,等於是給了他一份榮耀。你晨報不用我嗎,別的報紙還請我來呢。既然來了,就要露一手。作為一個辦報的老手,雖說年齡不大,經驗還是足夠的。他知道,要辦好《京報副刊》,必須一炮打響,而要一炮打響,就必須一創刊就引起轟動,至少也要一下子就引起人們的關注。最重要的是爭取讀者。當年的讀者,全是讀書人,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當然是學校了。學校里有教師,也有學生。學生的人數肯定比教師多,那就得在學生身上打主意了。

最新小说: 出轨循环(1v2) 黑狐(np,重传) 美国之殇 催眠许愿 [综琼瑶同人] 重生继皇后 一室生香(年代 1V2) 镜面(骨科 兄妹1v1) 天!谁家糊咖上来就亲疯批反派 不准吃兔兔 我在御兽世界开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