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分析後,可發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是截然相對立的,而梅蘭芳的戲劇理論卻是中立的、折中的,因而更健康、更藝術。從梅蘭芳演劇對布萊希特戲劇理論的影響,以及梅蘭芳戲劇理論體系的最終確立可知:梅蘭芳1935年的訪蘇演出,意義重大,影響也最大,甚至超過了訪日和訪美。
1981年,中國戲劇教育理論家黃佐臨在一篇題為《梅蘭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戲劇比較》的文章中,全面論證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八大外在和內在的特徵,把它提升到理論高度,並率先將梅氏、斯氏、布氏三者不同的戲劇理論歸納為“世界三大戲劇理論體系”。
與余叔岩
從蘇聯返回上海的梅蘭芳,差點兒又和孟小冬相遇。因為此時,孟小冬也來到了上海,她是應邀來滬參加賑災義演的。同時,梅蘭芳也接到了邀請。
這年夏天,長江中下游地區爆發大規模的洪災,眾多省市受淹,導致災民無數。為了賑災,杜月笙在上海發起成立了“籌募各省水災義賑會”,自任會長。義賑會的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就是遍邀名伶進行演劇籌款,也就是名伶們常常參加的賑災義演。為配合義演,黃金榮將其創辦的黃金大戲院貢獻了出來,供免費使用。整個義演活動,持續了一個月。
按照事先計劃,義演分成兩期。參加第一期義演的名流、名票和名伶,有杜月笙的妾姚玉蘭、上海流氓大享之一張嘯林、銀樓小開裘劍飛(周信芳的大舅子)等,以及金少山、姜妙香、蕭長華、劉連榮、朱桂芳、王少亭、苗勝春、蓋三省等,還有就是剛剛從蘇聯演出回來的梅蘭芳。
如果說在這一期里最引起轟動的演員,不是張嘯林,也不是梅蘭芳,而是姚玉蘭。義賑會,是杜月笙發起的;義演,是義賑會組織的重要活動。作為杜月笙的妾,姚玉蘭當然倍受矚目。她不但一人獨演了《逍遙津》、《刀劈三關》、《哭祖廟》、《李陵碑》等傳統老生戲,還反串了老旦戲《釣金龜》。然後,她又和梅蘭芳合作了一出《穆柯寨》。最後一天的演出尤為精彩,杜月笙親自上陣,客串了一出《落馬湖》,然後,梅蘭芳和姚玉蘭合作《四郎探母》。
在這樣的一個名伶齊聚的場合,不可能缺了孟小冬。何況這次義演是杜月笙組織的,姚玉蘭似乎又是主角,而孟小冬和姚玉蘭是結拜姐妹,杜月笙對孟小冬又早已情愫暗生。因此,他們無論如何都會邀請孟小冬的。然而,孟小冬並沒有參加第一期的演出。這或許是杜月笙的刻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