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學派,開風氣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首開私人講學學風,引導社會重
視知識、重視人才的一代大師。儒家,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最古老的一家,班因
《漢書·藝文志》描述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
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
其言,於道為最高。”班固認為儒家來源於古代的司徒之官,其職掌是宣明教化,
其特點有四:以六經為經典,以仁義為指導思想,以堯、舜、文、武古帝王之治為
理想的政治境界,以孔子為祖師。司徒是官職,據《周禮·地官》其職能乃“掌建
邦之土地之圖,與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是國家不動產和居民人口的總管。
其具體職掌有“施十有二教”以化民,有“以五禮防萬民之偽”、“以六樂防萬民
之情”等內容,不過,儒家是否就是這些官員發展演變而來,因年代久遠,文獻無
征,不可肯定。但考之《周禮》其他篇章,“儒”這一名稱和與儒家類似的官員,
確實在孔子以前已經出現了。《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
儒,以道得民。”鄭玄注曰:“師,有德行以教民者;儒,有六藝以教民者。”六
藝,即禮、樂、射、御、書、數,是上古社會知識和技能的全部內容。師教重道德
品行,儒教重文化知識。孔子繼承這一傳統,將師職和儒教結合起來,用六藝教育
生徒,仍然以儒者自居,徒眾也以儒家為名,可見儒家與儒是有聯繫的。但二者又
有區別,正如金景芳先生所云:“作為教六藝的儒來說,早已存在,不自孔子始”,
“稱為儒家就不僅僅是教六藝的,而是由老師、門徒和具有相同觀點的人所形成的
一個集團。”[注]這個“老師”即是孔子,這些“門徒”即是仲尼弟子,而這“相
同觀點”即是班因所謂“留意於仁義之際”的仁義。可見,促成由儒而儒家的轉變,
正是孔子起了關鍵作用。是他整理六經,終生教學,將舊時貴族壟斷的六藝知識傳
播民間;是他用仁義禮樂的思想來影響生徒,武裝青年,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有理論、有行動綱領、有政治目的”[注],有聲有色的學術流派、他弟子三千,
賢者七十二,他們各懷異能,分散四方,有的貴為將相和諸侯師傅,以儒術潤飾政
事;有的則聚徒講學,弘揚儒業,用儒術來教化人心。如“子路居衛,子張居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