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仁義是內容,禮樂是形式,仁義、禮樂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分言之則辭義
各別,合言之則二者為一。因此,他一則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
樂何?”(《八佾》)“禮之所尊,尊其義也。”(《禮記·郊特牲》)“君子義
以為質,禮以行之。”(《衛靈公》)一則又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無下歸仁焉。”(《顏淵》)都說明仁義與禮樂是一體的,互相依存。
中庸之道中庸是方法論。中有中正、中和、適中、時中之義;庸,即用也。中
庸即用中。用中的第一義為處適中,行中正,就是無過與不及。子貢問顓孫師與卜
商孰賢,孔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曰:“然則師愈(優)乎?”孔子
曰:“過猶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質之穩定性的度,超過度就是“過”,達
不到就是“不及”,過分與不及都不好。這是對矛盾轉化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的正
確理解。孔子認為,妥善地把握度,人為地控制過與不及,可以促成事物向理想方
向發展,此即他的“因材施教法”。“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
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
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取問。’子曰: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針對兩種極端,予以分
別調節,使之符合度,這就是行中正,又叫行中道。
中庸的第二義為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後達到的一種和諧境界。孔子貴中,亦貴
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學而》)“有子之言似
孔子”,此語可代表孔子思想。“和”,不是矛盾的調和,而是矛盾的對立統一,
矛盾雙方在力量對比上達到均勢,同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無原則的調和叫“同”,
和同之辨,孔子是區別嚴格的,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
路》)與孔子同時的齊國大賢晏嬰對此有形象的說明:譬之調羹,五味相劑叫和,
以鹽濟鹽,以水濟水叫同。君臣之間,不同意見的互相匡補叫和,阿諛奉承叫同
(《左傳》昭公二十年)。和之與同,孰是孰非,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