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1 / 2)

知己。

王充在《累害篇》中又提出“累害”說:

凡入仕宦有稽留不進,行節有毀傷不全,罪過有累積不除,聲名有暗昧不明,

才非下,行非悖,又知(智)非昏,策非味也,連遭外禍,累害之也。

仕宦留滯,行跡誣傷,有罪不除,聲名狼狽……這一切並不一定是他本人的過

錯,很可能是外物的連累和陷害。王充將這些來自外物的毀傷歸納為“三累三害”。

何謂三累三害?充說:鄉里有三累,朝廷有三害。

鄉之三累指仕宦之前遇到的麻煩:朋友反目,相為毀傷,一累也;庸才忌妒,

毀傷高才,二票也;交遊失和,轉相攻擊,三累也。朝之三害指出佳之後遭受的陷

害:竟進者為了有限的職位互相低毀,在長官面前捏造誇大事實,長官又不明察,

信納其言,一害也;同僚愛好不同,清濁異操,“清吏增鬱郁之白,舉涓涓之言”,

名聲越來越潔白,見解越來越高明,濁吏自漸形穢,懷恨在心,暗中收集清吏的過

失,陷害重罰,二害也;長官親幸佐吏,佐吏人品不高,提拔邪回之人,對不肯附

從的“清正之士”必然心懷不滿,在長官面前低毀他,三害也。王充所舉的三累三

害,生動而具體,恰如自己的切身遭遇。《自紀篇》自謂:“見污傷不肯自明,位

不進亦不懷恨”;“不泛交俗才,俗才因其微過,蜚條(匿名信)陷之,然終不自

明。”正是對三累三害的絕好注釋。

《狀留篇》中,王充對賢儒“仕宦不進,官爵卑微”的原因從多方面作了剖析,

從賢儒自身方面看:一則因學問難成,“計學問之日,固已盡年之半矣”,他們

“銳意於道,遂無貪仕之心”。等他們出仕了,又“純特方正,無圓銳(圓滑鑽營)

之操”。在那只有奸滑才有市場的官場裡,自然就“遲取進難”了。故世之賢儒不

善於鑽營。二則“賢儒懷古今之學,負荷禮義之重”,內心受著良知的牽累,外在

又受禮義的約束,“不敢妄進苟取”,這是賢儒不願鑽營。此所謂“學多道重為身

累也”。三則賢儒安貧樂道,“遵禮蹈繩,修身守節,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滯之留”。

可是“名生於高官而毀起於卑下”,賢儒總是在卑下之位,故始終受人非毀,令名

不伸。從長官方面看:一則長官昏庸,倒行逆施,任用俗吏:“將(長官)暗道廢,

最新小说: 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 水深则灵(骨科1v1) 厌度 【咒回同人】禅院家的女人 年级第一吃奶有瘾(高H) 《可恶,又被抓住了》(np sp改后重传) 训狗手册(NPH)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旧瘢(下架重传) 和爸爸的七天(父女 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