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或者說“道”,是生成宇宙萬物的本體,是萬物之宗。他說:“無形
無名者,萬物之宗也。不溫不涼,不宮不商。聽之不可得而聞,視之不可得而彰,
體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嘗。”(《老子指略》)叫不出名稱,看不見形體
的某種東西,是世界萬物的宗主,它不是人們的眼耳口體等感官所能感知的。它
“無狀元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不可得而知。”(《老子》第
十四章注)它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東西,“無之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殘。”
(《老子》第十六章注)人們感知的只是現象,而“在象則為大象,而大象無形;
在音則為大音,而大音希聲。物以之成,而不見其形,故隱而無名也。”(《老子》
第四十一章注)大象、大音這種本原的東西,是看不見、聽不到的,而各種事物、
現象卻是由它形成。正因為它“無形”所以就只好稱它作“無”。也可以叫“道”,
“道,無形不系,常不可名。”(《老子》第三十二章注)“寂然無體,不可為象。
是道不可體,故但志慕而已。”(《論語·述而》邢囗疏引王弼《論語釋疑》)”
道*和*無一能生成萬物,又存在於萬物之中,誰也不能叫出它具體的名稱來,只
能意會而已。王弼又借用古代“五行”的學說,而賦予它新的意義。他說:“天生
五物,無物為用。”(《老子指略》)五物,又稱五材,即金本水火土。它是自然
界中存在的五種基本物質,是“有形”的東西,與生成萬物的“無”是矛盾的,所
以,有形的五物依靠“無”才能發揮作用,產生萬物。“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
柔不剛。”(同上)那仍然是沒有寒熱剛柔、不能感知的“無”。他借用老子的
“無”來表達他自己對生成萬物的原始物質的認識。這個“無”才是本,而一切的
表象都是末,是由“本”產生出來的。
這種不能感知的細微物質又是怎樣生成萬物的呢?他說:“中和備質,五材無
名也。”(《論語·述而》皇侃疏王弼《論語釋疑》)無名,即無形。以無形的
“五材”,即細微物質,通過“中和”的形式而生成萬物。他的“中和”,不是有
形物的摻合,不是保持物質原有特性的物理過程,而是通過化學的過程“中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