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1 / 2)

有新特性的新物。他說:“其為物也混成。”(《老子指略》)“混成無形,不可

得而定。”“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老子》

第二十五章注)“混成”的過程是看不見的,“物以之成,而不見其形。……成之

不如機匠之裁。”(《老子》第四十一章注)它不像機匠剪裁那樣,用有形物來拼

合。人們最能感受、也最能反映這一過程的是“五味”的“混合”。“至和之調,

五味不形”。(《論語·述而》皇侃疏引王拐《論語釋疑》)完全是形成新物的化

合過程了。

產生新物的這個過程,也不是“天”有意志、有目的行為結果,因為這些細微

物質是“先天地生”(《老子》第二十五章注)。而為“天下母”。所以“天地任

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老子》第五章注)。萬物自然生成,這就摒

棄了神化的天命論。

王弼對天地的生成和萬物生成的看法,表明他已確知有某種具體的細微物質,

卻因科學的水平,又不能說得更具體一些,所以只好把它叫“無”。許多後輩學者

把他的“無”理解為虛無不實際存在的東西,這也怪不得了。唐代劉禹錫和柳宗元

可算王弼的知音。“古所謂無形,蓋無常形耳”(劉禹錫《天論中》)。“獨所謂

無形為無常形者,甚善”(柳宗元《答劉禹錫天論書》)。“無”即是無常形之物,

卻能生成萬物。

“無”能生“有”,“無”是萬物之本,而一切具體事物都只是“有”,是

“末”。所以要“以無為本”,“崇本息末”。自然界的這個規律,人類社會也應

當遵循。所以治理國家應“無為而治”。王弼並未陷於空談哲學理論,他從社會政

治入手研究,把社會現象也提到哲學的高度來認識,實際上,他是想用高層次的哲

學理論來指導社會政治。

(二)“無為而治”的治國謀略

曹魏正始時期,我國的北方雖然取得了局部的統一和相對的安定,但全國尚未

實現統一,曹魏政權的內部矛盾也日益尖銳。面對複雜多變的政治局勢,王弼進行

最新小说: 出轨循环(1v2) 黑狐(np,重传) 美国之殇 催眠许愿 [综琼瑶同人] 重生继皇后 一室生香(年代 1V2) 镜面(骨科 兄妹1v1) 天!谁家糊咖上来就亲疯批反派 不准吃兔兔 我在御兽世界开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