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認真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如何理順各種關係,以達到大治的政治謀略思
想。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王弼得以顯示才華的難得機會。
王弼認為:“處困之極,行無通路,居無所安,困之至也。凡物,窮則思變,
困則謀通,處至困之地,用謀之時也。”(《周易·困卦》注)處於困境之時,正
是有識之士出謀劃策的好時機。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的變化有相通之處,所以,
“觀天之文,則時變可知也,觀人之文,則化成可為也。”(《周易·黃卦》注)
要掌握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規律,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繫,採取正確的治國方法。“以
道治國則國平,以正(政)治國則奇兵起也。……以道治國,崇本以息末;以正
(政)治國,立辟(法)以攻末。”(《老子》第五十七章注)這裡的“道”和
“本”都是指“無”。這個“無”,是哲學概念“無”的具體運用,在治國問題上,
就是要抓住根本,而不糾纏枝節,國家就能大治。相反,只注重政權的威勢、刑法
的苛煩,只能導致頻繁用兵,結果不僅不能治理好國家,而且可能導致失去天下。
如何處理“本”“末”,是事關大局的關鍵問題。
王弼多次提到“崇本息未”、“崇本舉末”、“崇本統未”幾個說法。“息”
與“舉”“統”似乎矛盾而令人不解。實際上,“統”“舉”,是就“本”與“末”
的關係而言的。本,是本原、根本。它可以在社會政治中起主導作用,它統攝各種
表象,所以,應當“崇”或“舉”。“舉本統末,而示物於極者也。”(《論語·
陽貨》皇侃疏引王弼《論語釋疑》)抓住了“本”,即“無”這個綱,對具體問題
就能處理恰當。“以其無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寡統眾也。”(《老子》第十一章注)
“息”是對“本”“末”的具體處理而言。把握住了“本”,對各種具體現象可以
採取不同辦法。有的要掌握它,所以要“舉”,有的則應取消或限制,所以要“息”。
了解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抓住問題的關鍵、根本,才能治理好國
家。他說:“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老子指略》)“守母以存其子,崇
本以舉其末。”(《老子》第三十八章注)以母子的關係來比喻本與末。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