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字書,也不講字形與結構,而是結合經文,釋音釋義,同一個字有不同的音
和不同的義訓,可以在不同的經文或章節里反覆多次出現。在經字的音訓方面,陸
德明非常注意古今字音的變遷。他認為:“漢魏迄今,遺文可見,或專出己意,或
祖述舊音,各師成心,製作如面,加以楚夏聲異、甫北語殊,是非信其所聞,輕重
因其所習,後學鑽仰,罕逢指要。”(《經典釋文·序》)經字的音訓,由於古今
的變遷,師傳的不同,加上南北語音的差異,造成當時音讀的混亂,使後學者無所
遵循,這是他發奮著述該書的原因。
陸德明系統地對古代經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研精六籍,採摭九流,搜訪
異同,校之蒼雅”(同上)。鑽研經學而旁及九流百家諸子之學,比較其中字音字
義的同異,並與《蒼頡篇》、《說文》、《爾雅》等古代字書進行校對,然後逐個
地給經書的文字正音。在正音中,他系統地採用了反切注音的方法,這是前此的經
注所沒有的。
對於古今文字音訓的不同,他根據具體情況,或者以古文字書的音訓來正時俗
的訛謬,同時也考慮到時下已經普遍流行的字音,互相斟酌。“若典籍常用,合理
合時,使即遵承,標之於首。其音可互用,義可並行,或字有多音,眾家別讀,苟
有所取,靡不畢書,各題姓氏,以相甄別”(同上)。這種尊重古注、又尊重當時
語言習慣的指導思想,表現在經字的音訓中,既引《說文解字》等古文字書進行正
音,又不完全信從《說文》。甚而“有以俗字為正文、而以正體為附註者”。盧文
(弓召)解釋說:“唐人經典,多不全用《說文》,陸氏意在隨時,不取駭俗。”
(《重刻經典釋文序》)時代是變遷的,語言字音也隨著時代變化,這是陸氏不完
全採用古字正音的原因。他說:“余個所撰,務從易識,援引眾訓,讀者但取其意
義,亦不全寫舊文。”(《經典釋文序》)這種既遵規矩,又務實際的精神是可取
的。
《經典釋文》的體例是先撰群經序錄,把某經書傳授的歷史、各個時代治此經
的代表人物和學派以及現存的經籍版本情況,作個簡略的敘述,相當於一部簡單的
經學歷史。然後分別撰寫各經音義,為節約篇幅,並不把各經的經文引下來,而只
是標出某一經某一篇某一章的目錄,而後逐字注釋音義。只有兩本書把注釋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