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與編修之事者尚有多人,以孔穎達為其首領。在註疏編纂過程中,義例的制
定,是非的考論,皆由穎達我奪。首先,孔穎達在眾多的經書章句中,選擇一家優
秀的注釋作為標準注本,然後對經文注文詳加疏通闡釋。
《周易》經注,西漢的梁丘、施、高氏之學,都已亡於西晉,京氏、孟氏流於
讖緯災祥,學者不傳。南北朝唯傳鄭玄、王弼易注。鄭氏講爻辰象數,王氏詳玄學
義理,相比之下,王注義例明備,“獨冠古今”,故孔穎達《易》用王注。《書經》,
歐陽、大小夏侯也都亡於永嘉之亂,南北朝多尊鄭注。東晉梅賾進獻《尚書孔安國
傳》,號稱古文,篇章也比鄭注為多,時人不知其偽,大行於南朝,隋代“二劉”
也研習孔傳,孔穎達初本習鄭氏《尚書》,後從劉焯傳孔義,認為“其辭富而備,
其義弘而雅”(《尚書正義序》),遂定偽孔傳為圭桌。《詩經》,齊詩亡於曹魏,
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而無傳人,唯毛詩鄭箋,獨行於世,孔穎達正義,《詩》
用毛傳鄭箋。《禮》,本有《儀禮》、《周禮》、《禮記》三經之別,但是《儀禮》、
《周禮》為制度儀文,缺乏義理,亦少文采,《禮記》則事文義理兼具,因此三禮
之中獨取《禮記》,注用鄭玄。《春秋》,亦有公羊、穀梁、左氏三傳,其中公谷
空言說經,不及左氏事富文美,因此以《左傳》附經。孔穎達歷考漢晉訓貼,大多
雜取公谷,為例不純,唯西晉杜預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尊經重
本,“子應乎母,以膠投漆”(《春秋左傳正義序》)。更重要的是杜氏為《左傳》
總結有“五十凡例”,補充了左氏在三傳中義理貧乏之不足,與僅重文字訓詁的各
家傳注不可同日而語。見解最高,體例最善,故於眾解,獨取杜氏。
《唐會要》(卷77)說:“貞觀十二年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工經義疏170卷,名曰
《義贊》,有詔改為《五經正義》”。考本傳,孔穎達貞觀六年除國子司業,七年
與魏徵等同修《隋書》,十一年修正禮,十二年官進國子祭酒。可見《五經正義》
的編修是在十二年孔穎達做國子祭酒任內。從受詔到成書,前後不過一年,文成數
十萬字,為卷170,真是神速!神速!究其原因,蓋有二焉:一是得博學諸儒的通力
合作。參加修《周易正義》的有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馬嘉運、趙乾葉、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