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等;修《尚書正義》的有王德昭、李子云;修《毛詩正義》的有王德昭、齊
威等;修《禮記正義》的有朱子奢、李善信、賈公彥、柳士宣、范義囗、張權等;
修《春秋正義》的有谷那律、楊士勛、朱長才等。參修諸人都是當時儒學的第一流
人材,博極群書,精通五經。顏師古,是顏之推之後,“少傳家學,博覽群書,尤
精訓詁”,曾奉太宗詔考訂五經文字異同,撰《五經定本》,做了經書的文字統一
工作;又撰《漢書》注,大重於時,至今仍是研究《漢書》最優秀的古注。司馬才
章傳家學,通五經,為國子助教;王恭精三禮,並私撰《義證》,“甚為精博”;
馬嘉運兼通儒釋二教,“尤善論難”,高宗朝為國子博士,侍講殿中;谷那律淹貫
群書,被褚遂良稱為“九經庫”;朱子奢少習《左傳》,善屬文,為中書舍人;楊
士勛、賈公彥都是《春秋》、《禮》學專家,楊後來撰有《春秋穀梁傳疏》、賈撰
《周禮》《儀禮》二疏,與《五經正義》一併傳為千古儀則,為今傳《十三經註疏》
之一。其餘諸君也都以學問官至國子、太學、四門學的博士或助教。(兩《唐書》
儒林傳及本傳)孔穎達領導的《五經正義》編纂班子,真是英才薈萃,通儒群集,
難怪乎成書迅速。
原因之二,是有前人成果可供借鑑。南北朝時期,儒生依照佛教講疏的形式,
對五經作有多種義疏,孔穎達對各家義疏進行比較,選擇優秀底本,再融會眾說、
剪裁諸家,折衷以己意。善於利用前人勞動成果,有前人努力為基點,自然見效快,
成功偉。這就是《五經正義》成書快的又一個秘密。當時,《周易》,江南有義疏
十餘家,但都“辭尚虛玄,義多浮誕”(《周易正義序》),於是孔穎達取其合乎
孔子思想,與王弼注並行不悖的說法,著為正義。《尚書》有蔡大寶、巢猗、費囗、
顧彪、劉炫、劉焯《正義》,前面數人多互相因循,義理淺略,唯穎達老師“二劉”
“最為詳雅”。遂依“二劉”書疏為本,而刪其狂傲和虛華。《詩經》義疏有全緩、
何胤、舒援、劉軌思、劉丑、劉焯、劉炫諸家,也是“二劉”詩疏“特為殊絕”,
於是“據以為本”(《毛詩正義序》),而匡其輕狂,補其疏略。《禮記》有賀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