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滿腹的文才並沒有給李翱迅速帶來好運,真正賞識他的人並不多。在給
楊子陵的一封信中,李翱寫道,當時巨卿名流,“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
者,不過十人焉。其五六人則本無勸誘人之心,雖有卓犖奇怪之賢,固不可得而知
也。其餘則雖或知之,欲為之薦言於人,又恐人之不我信,因人之所不信,復生疑
而不自信,自信且猶不固,矧曰能知人之固?是以再往見之或不如其初,三往見之
又不如其再。”因此碰壁不少。他本希望藉助巨卿名流的獎拔,以自己的文才和學
識去獲取功名,但“自屬文求舉有司,不獲者三”,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不及第,
處境逐漸艱難,“棲逞往來,困苦饑寒”,顯得很狼狽[注]。
貞元十二年(796年),韓愈受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查晉的徵辟,由洛陽來
到汴州。此時李翱在徐州刺史張建封幕中,也從徐州來到對州,與韓愈相識。這以
後,李翱一直和韓愈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貞元十六年(800年)李翱又娶韓愈兄韓囗
之女為妻。韓愈比李翱大5歲,二人介於朋友、師生之間,在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上,
有許多相似之處。李翱對韓愈的學識和人品非常傾慕。他曾說:“我友韓愈非茲世
之文,古之文也;非茲世之人,古之人也。其詞與其意適,則孟軻既沒,亦不見有
過於斯者。”[注]他們的師友之情一直保持了29年,直到韓於長慶四年(824年)去
世。韓愈死後,李翱非常悲痛,寫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文悼念他。文中說:“貞元
十二,兄在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視我無能,待予以友。講文析道,為益之
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又親自為韓愈作《行狀》,交給史館採用。
李翱還樂於把他的好朋友推薦給上司。貞元十二年前後,他向張建封推薦孟郊、
張籍、李景儉等人,高度稱讚他們的才學和人品[注]。李翱還與獨孤朗、李渤、陸
修等人往來密切。這些人都是他和韓愈的終生好友與同道[注]。
貞元十四年,李翱終於進士及第,獲得了萬人欣羨的功名。這一年他27歲。
李翱依附於張建封,心理上是不平衡的。他常有一種寄人籬下、懷才不遇的感
覺。貞元十四年秋,有一隻奇特的鳥飛到了宋州城郊,當地人都叫不出這種鳥的名
稱,圍觀者很多。李翱認為這就是“鸞”鳥,與鳳凰差不多[注]。他寫下《知鳳》
一文,借物抒情:
有小鳥止於人之家,其色青,鳩鵲鳥之屬咸來哺之。未久,野之鳥羽而蜚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