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崇政殿說書。朱熹雖力辭未就,但說明這次上奏得到了重視。
寧宗即位之後,朱熹得到提倡理學的宰相趙汝愚推薦,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
這是朱熹一生唯一的一次在朝中作官,他抓住為皇帝講書的機會,多次向寧宗大談
“正心誠意”的意義,要求皇帝身體力行。他在進言中,指出朝廷不應在京畿百姓
遭災之年大興上木,“以慰斯民飢餓流離之難”;二是要求寧宗“下詔自責,減省
輿衛”;三是要求整肅紀綱,以維護朝廷的尊嚴,令“近習不得干預朝權,大臣不
得專任己私”。(《文集》卷14,《經筵留身而陳四事札)這些言論,引起了寧宗
的反感,而朱熹仍多次進言,“斥言左右竊柄之失”(《宋史》本傳)。這更使寧
宗對他產生了厭惡之心,僅在朝40日,就被撤去職務。此後,他只好回到家鄉,專
心從事講學著書。不久,趙汝愚也受到實權人物韓囗胄等人的排擠而失去相位。接
踵而來,便發生了一場反理學的鬥爭。公元1195年,由監察御史沈繼祖出面。指控
朱熹犯有十大罪,又說他是一個偽君子。甚至有人上書請斬殺朱熹,使他終於受到
“落職罷祠”(取消做官資格)的處分。公元1196年,又“更道學為偽學”,列
《六經》、《語》、《孟》、《中庸》、《大學》為禁書。公元1198年再下詔,令
道學偽邪之徒“改視回聽”,若“進非不悔”,則“必罰無赦”。同時又制定了
《偽學逆黨籍》,列為“道黨”者共59人,其中包括宰執4人,待制以上13人,其他
官員31人,武臣3人,士8人。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朱熹受到
了沉重打擊,以至門人故交常過其門而不敢入。但朱熹卻能鎮靜自若,照常“講學
不休”,直至老死。
四、朱陸鵝湖論學 理學殊途同歸
在南宋的理學家之中,陸九淵也是名氣很大的人物。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小於
朱熹9歲。二人在治學目標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認識途徑卻大不相同。朱熹
的理一元論把自然界和封建社會中的一切社會關係以及一切思想、行為準則都歸結
為“理”的體現。在治學方法上,他主張通過多讀書,“泛觀博覽”去達到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