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創立學派的同時,婺州地區還興起了唐仲友和陳亮的“婺學”,這僅僅是因為唐、
陳二人所創學派都在婺州地區,其實他們之間的學術思想並不相同,如陳亮創立的
永康學派則反對空談性理,帶有明顯的反理學性質,唐仲友之學雖稱之為“婺學”,
他卻“不專主一說,苟同一人,隱之於心,稽之於古,合者取之,疑者闕之。”
(《宋元學案·說齋學案》)也強調經世之學。全祖望說:“乾、淳之際,婺學最
盛,東萊兄弟以性命之學起,同甫(陳亮)以事功之學學起,而說齋(指唐仲友)
則為經制之學”(《宋元學案·說齋學案》)。這說明“婺學”又分為不同學派,
故後人又有將呂祖謙的學派稱之為“金華學派”,這個學派和朱陸的學派同屬南宋
理學內部的三大派別之
“呂學”最大的特點是“不名一師,不私一說”。《宋史》本傳說:“祖謙學
以關洛為宗,而旁稽載籍,不見涯氵矣。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牽之士,
皆歸心焉。”這說明呂祖謙的儒學思想十分博深,不象朱熹和陸九淵那樣門戶森嚴,
專守一說,他隨和包容,具有一定開放性。這種治學作風是呂氏家學的傳統性格,
自呂希哲就開始形成。全祖望說:“榮陽少年不名一師,初學焦千之,廬陵(即歐
陽修)之再傳也。已而學於安定(胡瑗),學於泰山(孫復),學於康節(邵雍),
亦嘗學於介甫(王安石)而歸宿於程氏,集益之功,至廣且大……。”(《宋元學
案·榮陽學案》)。呂希哲雖然是一個理學家,但也是一位不名一師的儒家學者。
大東萊呂本中,是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他繼承了呂氏
家學的風範。全祖望說:“大東萊先生為滎陽冢嫡,其不名一師亦家風也。自元祐
後,諸儒名宿如元城(劉安世)龜山(楊時)、鹿山(游酢)、了翁(陳瑾)、和
靖(尹(火享))以及王信伯之徒,皆嘗從游,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宋元學
案·紫微學案》)。
“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是呂氏家學之傳統,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指出:
“自正獻公(呂公著)以來,所傳如此,原明(呂希哲)再傳而為先生(昌本中),
雖歷登楊、游、尹之門,而所守者世傳也。先生再傳而為怕恭(呂祖謙),其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