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祥、黃綰、應良、徐愛等20位學者及門受業。十二月,又升任南京太僕寺少卿,
便道歸省。當時徐愛亦升任南京工部員外郎,與守仁同舟歸越省親。途中,守仁為
徐愛講授《大學》宗旨,其講授內容由徐愛記錄整理為《傳習錄》首卷。其中強調
“格物是誠意功夫,明善是修身功夫,窮理是盡性功夫,道問學是尊德性功夫,博
文是約禮功夫,惟精是唯一功夫”等等,與朱熹的學說大相逕庭。徐愛開初感到
“駭愕不定”,“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崇信守仁之學為“孔門嫡傳”,
而視程朱之學為“傍蹊小徑”。
正德九年(1514)四月,王守仁升任南京鴻腫寺卿,五月抵達南京就職。隨後
徐愛亦來到南都,同志日親,時有黃宗明、薛侃、馬明衡、陸澄等24人同聚師門,
朝夕講論,互相砥礪。有的學子好談仙佛或喜放言高論,逐漸顯出背離師教的傾向,
以致形成一種空虛無實、故作脫落新奇之論的不良學風。王守仁針對這種情況予以
糾正,他要求學子們認真攻讀先儒經典,注重“省察克治實功”,加強“事上磨鍊”,
力求做到“存天理,去人慾”。
次年,御史楊典舉薦王守仁改任國子監祭酒,不報。當時,王守仁的“知行合
一”之說被看作朱學的“異端”,以“立異好奇”而遭到朱學勢力的猛烈攻擊。鑒
於社會輿論壓力太大,王守仁必須想法為自己學說找到儒學道統正傳的依據。於是,
他下了一番工夫認真翻檢朱熹著作,結果發現朱熹晚年似乎流露出了“心學”傾向,
認定“其晚歲固已大悟舊說之非,痛悔極艾。至以為自誑誑人之罪不可勝贖。世之
所傳《集注》、《或問》之類,乃其中年未定之說,自咎以為舊本之誤,思改正而
未及。而其諸《語類》之屬,又其門人挾勝心以附己見,因於朱子平日之說猶有大
相纓戾者”。為此,他特意選擇朱熹語錄和書信文字,編成《朱子晚年定論》一書
刊行於世。王守仁這一舉措本意是為了掩蓋他對朱學的正面衝擊,以便減少其傳播
“知行合一”說的阻力,但由於他選編時斷章取義和考證失實,以致歪曲了朱熹學
說的本來面目,因而激起了朱學勢力更加猛烈的攻擊。
正德十一年(1516),南贛(治今江西贛州市)、汀州(治今福建長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