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亘古封禁,留待今日”。他建議應該加強礦學研究,注意開採地下資源,並由
國家加強管理。“選才督辦而無濫私人,則吾金、銀、煤、鐵之富可甲地球。”
三曰鑄造銀幣。即一自鑄銀元以收利權,以改變洋圓在中國泛濫的局面。
六曰設立郵政。康有為認為,“我中國人四萬萬,書信更多,若設郵政局,以
官領之,遞及私書,給以憑樣,與鐵路相輔而行,消息易通,見聞易廣,進而坐收
千餘萬之款,退可省三百萬之驛,上之利國,下之便民。”
(2)養民。養民之法有四:
一曰務農。提倡科學種田,主張以農為主,多種經營。
二曰勸工。獎勵科學創造發明。
三曰惠商。減免重稅,保護商業。
四曰恤窮。扶貧濟弱團結民心。恤之之法有三,移民墾荒、教工、養窮。
(3)教民。教民之法有四:
一曰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嘗考泰西之所以富強,不在炮械軍
兵,而在窮理勸學。彼自七八歲,人皆入學,有不學者責其父母,故鄉塾甚多,其
各國讀書識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所以這些國家民智大開,社會文明程度也
隨之提高了。故康有為建議,請朝廷下令,州縣鄉鎮都要建立圖書館,以增加民眾
的見識;鄉村一律設立學塾,兒童皆得入學。
二曰改革科舉。建議皇上改武科為藝科,令各省州縣普遍建立藝學書院。各級
考試,除試經論一題外,主要是考核歷史、時事和策論,量才錄用。文科各級考試,
也以考核歷史掌故,世界知識為主。“其有創著一書,發明新義,確實有用者皆入
翰林,進士授以檢討,舉人授以庶吉士,諸生授以待詔。如是則天下才智大開,奔
走鼓舞以待皇上之用”。
三曰開設報館。“近開報館,名曰新聞,政俗備存,文學兼述,小之可觀物價,
瑣之可通時務。外國農業、商學、天文、地質、教會、政律、格致、武備各有專門,
以為新報,尤足以開拓心思,發越聰明,與鐵路開通實相表里,宜縱民開設並加獎
勵,庶稗政教。”
四曰設立道學。其目的在於發明孔子之道,扶聖教而塞異端。“今宜亟立道學
一科,其有講學大儒發明孔子之道者,不論資格並加征禮,量授國子之官,或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