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蘊藏的對中國文化的摯愛以及亟欲將之傳播於世界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
唐君毅儘管處境艱迫,卻能外抗塵俗,專志宏道、育人,內而奮發勵學,筆耕
甚勤。他本“新儒家”一脈,沿“返本開新”之途,予儒家思想繼續發揚光大。他
認為,先前諸師友如蒙文通、梁漱溟、熊十力、方東美、錢穆、牟宗三等人對中國
文化問題的論著皆大有助於民族文化的復興與民族精神的自覺。但遺憾的是,幾乎
都沒有或甚少從分析中國哲學的智慧入手來闡釋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有鑑於
此,他在1953年出版了《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一書,從中西文化思想比較的角度
入手,力求以清晰、明了的哲學概念,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之人生意趣、文藝境界、
人格精神和宗教智慧等通常須以直覺了悟之內在意蘊一一加以疏解,以凸顯中國文
化的本來面目,彰揚中國文化之獨特精神,並闡述中國文化精神對西方文化精神可
全部攝取之理由,以展開中國未來的人文世界。1955年,他又出版了《人文精神之
重建》(又名《中西人文精神之返本開新》)。他基於“中國人文精神之返本,足
為開新之根據,且可有所貢獻於西方世界”這樣一種信念,力圖從觀念上疏導、融
解近百年來中國人所感受之中西文化的矛盾衝突,並圍繞著他極為著重的為學為人
之中心信念:“人當是人,中國人當是中國人,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人亦當是現代世
界中的中國人”,而展開了人生理想、人格範型與人文精神之廣泛討論。
1957年,他應美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考察,其間與居美的另一位新儒學重
要人物張君勱多次晤談,都覺得歐美學人對中國文化的研究方式及其觀點多有偏狹
與不當之處。遂擬聯名發表一文化宣言以對治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化的種種偏見。大
意既定,即由張君勱致函當時在台灣的牟宗三、徐復觀二位先生,徵得同意,並先
由唐君毅起草初稿,再寄給其他人過目。徐復觀在後來談到《宣言》的形成過程時
說:“這篇宣言是由唐先生起稿,寄給張、牟兩先生,他們兩人並沒有表示其他意
見就簽署了。寄給我時,我作了兩點修正:(1)關於政治方面,我認為要將中國文
化精神中可以與民主政治相通的疏導出來,推動中國的民主政治。這一點唐先生講
得不夠,所以我就改了一部分;(2)由於唐先生宗教意識很濃厚,所以在《宣言》
中也就強調了中國文化的宗教意義。我則認為中國文化原亦有宗教性,也不反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