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跟婉娘解釋道。
“那想吃炒菜還是挺麻煩的,香油可不便宜呢。”婉娘從另一個經濟的角度道,香油的價格確實不便宜,一般百姓可吃不起。而且婉娘剛才發現,炒菜時用的油還不少,少了還不行,這炒菜還得專門的炒鍋,得用香油,那還真不是一般人家吃的起的。
平時普通百姓家做飯做菜,菜里擱點點鹽巴就行了,偶爾放點點羊油、豬油,也放的很少,有點油花就行,多了可吃不起。
如李逍剛才這樣,一個野蒜炒蛋放的油,都夠平時做上三五天菜的油了。
這麼一說,倒也有不少人發現這個問題,炒菜好吃,可是不便宜啊。
“看來以後不能常吃炒菜了。”趙先生有些遺憾。
“這炒菜這麼好吃,咱家又是獨一份,你說如果我們到藍溪街上開家飯店,推出炒菜,會不會食客盈門,供不應求啊?”李逍的前狗頭軍師,現任的私塾先生楊大眼一邊回味著野蒜雞蛋,一邊提出一個主意來。
第59章 聖旨到
中午的時候,北房前廳餐桌上滿滿一桌子菜。
野蒜炒雞蛋、木須肉、家常炒脆耦、小炒肉,外加一個三鮮湯,四菜一湯,這是李逍今天開的小灶。
一桌子上席坐著趙大夫和楊先生兩人,然後是李逍、婉娘夫婦,還有李貞在末席,一桌子五人,也沒別人。
“四個都是炒菜,新菜式,大家嘗嘗鮮。”李逍一邊笑著一邊給趙大夫和楊先生兩人倒上綠色的米酒。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今趙大夫和楊先生就是李家大院的兩個寶,兩人年紀既長,而且也都是有本事的人,李逍把他們當成自家的長輩供著。許多事情也都會找他們商量,趙大夫做為李逍的丈人,甚至還充當著大院總管的角色。
一杯溫酒,幾個小炒,桌下還放著一個炭盆,燃燒著木炭。李逍已經著手讓人在給大院盤火炕,李家有人,盤炕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材料,就是得多費點人工而已。
已經在那邊莊裡享受過火炕舒適的老趙老楊更是完全支持盤炕,有了暖炕這個冬天才過的舒服啊。
“嗯,果然不愧是三郎親自出手,一個比一個好吃。原本我還以為,這天下最好吃的菜就是野蒜炒雞蛋了,沒想到,現在其它炒菜也不遜色啊。到藍溪開個飯館,我覺得這個主意行,一定能生意紅火。”趙大夫大為讚嘆李逍的手藝。
“爹,三郎的手藝雖好,只是這炒菜花費不少,只怕一般人也吃不起。而且這炒菜冬天裡易涼。”
趙大夫一邊夾起一筷子木須肉,一邊道,“冷怕啥,不是有炕嘛。到時咱們的飯館弄幾個包間雅座,每個包間盤上炕,坐在炕上吃飯,還怕菜冷的快?”
楊大眼也在一邊出主意,“炒菜確實比燉煮的菜成本更高些,但就跟我們上次賣黃瓜一樣,關鍵還是看我們這飯店開給誰吃,普通百姓,自然是吃不起這香油鐵鍋炒的菜的,我們可以專門向過往的那些官宦、商賈啊,炒菜雖貴點,可也還是有人能吃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