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銀子越來越多
高九二話不說,便帶了她去把戶過了,又道:「你即然要紅契,咱鎮上是辦不了的,你若信得過我,過幾日便隨我去縣裡把這白契換成紅契。「
雖說過了戶,也請了證人作證此屋歸她劉稻香了,但要換紅契還要去縣衙。
劉稻香心裡盤算了一下,自己沒去過縣城,更是不懂裡頭的彎彎繞繞,到不如一事不煩二主,便應了下來。
為何她這般爽快,是因為,高九名義上是那富貴酒樓的老闆,又因那戶主寫的是她名字,而見證人其中便有戶長,戶長是縣裡派來管理連山鎮的,相當於鎮長一職。
而至於為何是落在她名下,用劉三貴的話說,這買院子的錢本就是她賺的。
「這事兒還得麻煩九爺了。」劉稻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高九連連擺手:「不麻煩,不麻煩,不說我原本明兒一早要去縣裡辦事,便是看在我那好友的面子上,怎麼著,也要幫他把事兒辦妥當了。」
事兒說定後,第二日,劉三貴父女便隨高九去縣裡把紅契換下來了。
因著高九確實是有事要辦,劉稻香很遺憾地表示,這一次來縣城,簡直就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匆匆而來,匆匆而歸。
晚飯過後,眼瞅著劉齊氏與劉孫氏那屋都歇下了。
劉稻香一家才黑燈瞎火地圍坐在炕上。
張桂花把熟睡的劉春香往炕裡頭移了移,小聲地問道:「咱家當真買院子了?」
「嗯,買了,九爺說了,他識得的人多,會幫我們留意是否有人要租院子。」劉三貴從縣裡回來,到現在他還是恍惚的。
若非真看到了那明晃晃的紅契,說什麼他也不信,就這兩月多的時日,他家從吃不上飯到已能不動聲色的買下一座院子。
雖說有個能幹的閨女,這當老爹的壓力大,但他還是很樂呵的。
張桂花聽後,不安地問道:「咱是不是太麻煩那位九爺了?」
在她的心中,那些富貴人家的老爺們,是很不好說話的,能不罵她們這些鄉下人是窮鬼、土包子,已是修了萬世的福。
劉三貴想了想說道:「明兒我要去見先生,等這事說下後,哪天抽空去山上打些野味給九爺送去,他們這些當老爺的,啥都不稀罕,就稀罕那些個難得的野味。」
他去外打短工這麼些年,到是聽說過那些有錢人的作派。
張桂花頓時安心不少,好歹這野味還是真些錢的,送給那位九爺也是極體面的禮了。
劉稻香坐在一旁沒空聽便宜爹娘說這些,她正在心裡算著這一次總共賺了多少錢。
她算了一下,昨兒去鎮上吃米粉共花了十文,混子和鯽魚賺了116文
賣兩張方子得了二百五十兩,但為銀子來得快去得也快,買院子花了二百兩,交契稅花了二十兩,再加上其他各類雜費又花了五兩。
這一次,她的小金庫里存銀三十一兩七百九十文。
她回過神來時,劉三貴已與張桂花說起了明兒見先生的事。
「爹,什麼是釋菜禮啊?」她正好聽得一耳,卻是沒聽明白:「不是說拜師要交束脩麼?」
劉三貴隱約記得當年拜師入門的事,便笑道:「釋菜禮就是見先生時的見面禮,一般是五斤豬肉,再配上五樣蔬菜,束脩是朝庭規定的,必須給先生的辛苦錢。」
張桂花一聽要五斤豬肉,不由得犯難了,說道:「會不會太多了,這豬肉可是老貴了。」
「娘,豬肉作價幾何?」劉稻香並沒有買過豬肉,因此不知多少錢一斤。
「豬肉一般是十五文一斤,但是背脊肥肉是二十文一斤,板油是十八文錢一斤。」
張桂花說的板油,就是豬肚子裡的肥油,而背脊肥肉要貴兩文,是因為豬背上的厚肥肉熬出來的豬油更香,大戶人家吃豬油,多是買這個位置的。
劉稻香想了想,自家老爹要念書,怎麼著,也不能次次管自己要錢,那像什麼話。
念及此,便伸手從懷裡,實際上是從空間存儲區里取出了一兩七百九十文錢。
「娘,這裡是一兩七百九十文錢,你先拿著。」她把一兩雪花銀,並八串銅板子遞給了張桂花。
張桂花現在是會算數的,因此,並不需要劉稻香刻意說明。
「我可不能拿這般多,萬一你奶想起要錢?」
劉稻香笑道:「明兒要給先生束脩,還要備釋菜禮,爹爹用的筆墨另要費錢,這些暫時是夠了,娘,你只管安心拿著,若奶真問起來,便說花掉了,再說了,咱爹以後每日撈了魚還有錢進呢。」
這兩日,因著劉三貴與她一道兒進出,劉稻香還沒找到機會拿雞蛋換大米,家裡又只能吃碎米粥,滷肉已經吃光了,明兒只能用碎米粥就著涼拌皮蛋了。
「正好,這兩天秋香去後山采了些木耳跟蘑菇,明兒我再去院子裡扯幾把新鮮菜,應是能湊夠五樣的。」張桂花勤儉慣了,能省錢的她不想再花錢另買。
劉三貴很滿意張桂花的安排,又道:「我琢磨著先生家也不寬裕,不如明兒割三斤豬背肥肉,再稱兩斤精帶肥的豬肉,那位先生是個貪杯的,再另沽上兩斤酒,備上束脩。」
張桂花在心裡頭算了算,這一算下來,卻是要去掉兩百多文,還要給劉三貴買筆墨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