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誰家女兒不金貴
更何況連山鎮離縣城太遠,交通太不方便,再加上良田又少,劉稻香壓根兒就不想在這裡買地。
晚上,一家人躲在屋裡,一人手裡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白菜豬肉餡水餃吃著。
「哎,要是你們外婆在一定很高興能吃到水餃。」張桂花的心情不大美好。
見一家人看過來,她忍不住笑道:「你們外公,以前是五十里村的教書先生。」
這一點讓劉稻香很意外,沒想到自家外公還是念過書的。
「你外公祖上也是出過當官的,只不過後來家道中落,到了你曾祖父那一代,族裡出了些亂子,把祭田都給賣了一大半,到了你外公那一輩,便請不起好的先生了,只是教著他們識了些字,出了兩三個秀才,族裡的人,走的走了,散的散了,你曾祖父在老家過不下去,便帶了你外公還有你曾祖母來了土牛縣,後來在五十里村落了腳。」
劉稻香總覺得陳氏不像一般的村婦,原故便是出自此處。
「這麼說,咱娘是官家之後?」
是不是很霸氣側露?
古代與現代不同,很講究這些的,若是祖上出過做官的,那也算是官家之後。
「那我不是娶了個官家之後?」劉三貴也跟著打趣,很是一臉的得瑟。
張桂花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那都是早八百年前的老黃曆了,我家如今更是......」
一隻小手覆在了她的手背上,劉稻香正眼光清澈的看著她,認真的說道:「誰說的,說不定咱小舅也是個有出息的,說不定咱爹也是有這個命呢。」
她不知道劉三貴是否真能出仕為官,但老天給了他這個機會,她相信便宜老爹一定會努力的。
便宜老爹還是蠻疼便宜老娘的!
「娘子,先生也說我是可造之才,說我明年可以下場一試,正好趕上後年的秋闈。」
這是一個希望,也是一份交待。
「好啦,好啦,再不吃餃子都涼了。」張桂花覺得眼窩裡很濕,可又不想叫閨女們笑話,一邊催促大家吃餃子,一邊低頭掩去自己感動的樣子。
正準備吃餃子的劉秋香突然抬起頭:「娘,你過兩日多做些放後頭凍上,我跟二妹送去給外婆。」
「哎呀,我怎麼沒想到,這下娘又該夸咱姐了。」劉稻香懊惱的伸出小爪子拍拍自己的後腦勺。
「好啦,最多下回讓你先說。」劉秋香拿著筷子看著自家二妹可愛的小樣兒,抿嘴輕笑。
「那明兒得多去砍些肉回來,正好稻香不是說要把雞拿去賣了麼?」劉三貴很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燒著柴火取暖,一邊吃著東西說笑著。
這樣溫馨的畫面,他一輩子都不想忘掉。
說起賣雞的事,劉稻香才想起有一事忘問劉三貴了。
「爹,要不要留一隻?」
「幹啥?你要吃麼?怕是不成!」張桂花的秀眉輕攏,不是她小氣捨不得,而是劉齊氏那屋現在又多了兩雙眼盯著自家,這雞無論是燉、炒、煎、炸,那都是有股子誘人的香氣,遮都遮不住,這一點讓她越發盼著快點分家。
今兒這餃子,還是她趁劉齊氏帶著劉小蘭並兩丫頭出了門,她才偷偷剁好的,這還是叫了劉稻香帶著劉春香在西廂房廊下門前守著,以防有人突然闖進來。
「娘,不是啦,我突然記起,年前,是不是該去先生家送些節禮?」
張桂花不懂這些,劉三貴沒有經驗。
上回過中秋,也是劉稻香順口說了句,把那金花月餅給郭修凡帶去,劉三貴這才拎了去先生家。
兩個大人尷尬的相互對望,咋就把這事給忘了?
不能怪兩人,以前兩人沒辦過這事,無論是劉家還是張家,都是外來戶,在村里沒啥親戚,更沒有這送禮一說,便是收了蘇子燁的禮,他們也只是覺得人家大戶人家禮多。
「好像應該去送,到底是你的先生。」張桂花也覺得該送。
劉三貴低頭沉默,提起這節禮之事,他模模糊糊想起了以前的舊事,那時候,一到年尾,劉齊氏便早早的把給自家四弟先生的節禮準備妥當:「你們一說起,我到想起以前我娘給旺貴先生也準備過節禮,多半是谷酒一壺,臘肉兩刀,還有就是雞和蛋之類的,是不興給先生送錢的。」
張桂花手裡原本有三兩多,劉稻香十一月底的時候,自己的存銀已經二百九十六兩之多,她便取了六兩給張桂花,說是孝敬給娘老子的。
當時那一邊掏錢,一邊像個小老太太四處張望的賊樣,可把張桂花給逗樂了。
這手中有了錢財,張桂花心裡的底氣也越發足了,此時聽她說道:「先生是讀書人,自然視銅錢為臭物,入不了他的眼,可這人總是要吃飯穿衣啊,他不是還收了你束脩麼?」
劉稻香聞言低頭輕笑,兩隻小肩膀一聳一聳的,就像一隻掉油缸里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