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今兒我娘不是給了許多帳冊讓我盤算麼,一時看得認真,竟不知已到晚飯時了。」
劉稻香就著青梅打來的溫水洗了手,又聽得院子前頭隱隱傳來吵雜聲:「應是春嬌她們把東西運到這邊來了,先點好多少個箱籠,多留幾人看守,輪流著吃飯,待晚飯後,再細細入冊子。」
青梅應了聲是,麻利的給劉稻香取來一件大紅金絲折枝臘梅鑲毛大斗篷。
「姑娘先隨織錦去靜水院吃飯,奴婢晚點再去接姑娘。」
織錦在一旁笑道:「青梅最是心疼二姑娘了,不過,你今日這般忙,到時自有我送二姑娘回來。」
青梅忙道了聲謝。
劉稻香隨著織錦去了靜水院,她到正堂時,劉三貴才換了一身簡單的家居長袍從房裡出來。
見到她時,笑道:「聽你娘說,你今兒忙壞了,可有累著?」
「許久不曾這般忙碌了,突然這樣忙,的確感覺有點累,不過,爹爹今兒怎地也如此晚才回來?」
劉三貴答:「不知出了什麼事,五城兵馬司的人都到大街上來了,說是抓什麼奸細,城門口但凡進去的,今日盤問得格外仔細,因此耽誤了些時辰。」
張桂花已吩咐了小丫頭上菜,笑道:「好了,閨女都累壞了,還不讓她過來坐下鬆快鬆快。」
劉三貴只得止了興頭。
飯後,張桂花先打發人把雙胞胎兒子以及劉春香送回各自的院中後。
她看看坐在自己右手邊的自家男人,又看看左手邊坐著的二閨女,不知為何總覺得冷清了不少:「以後咱們一家子還有你外婆婆,每每到了這個時候,總要盼著九爺來咱家收豬收雞,因為,每每見到他來,就都說明,咱家又能過個豐收呢!」
劉三貴回頭望了望她,心有同感。
劉稻香心裡微微泛酸,娘的好閨女們一個接一個長大,最終都要離開娘家嫁去婆家,她娘這是心裡難受得緊,以往劉秋香沒出嫁時,一家人團團圍著爐子坐,說著來年的賺錢計劃,一家子人要多開心就有多開心。
「娘,雖然外婆婆沒在咱們身邊,但小舅舅肯定會跟她說,咱家啊,今年又是個大豐收年呢!」
張桂花笑答:「這麼說,你已經把帳都算了?」
「只算了個總數,細冊子還不曾看過,應該沒有大問題。」劉稻香略微沉吟了一下,大頭都是她小舅舅幫忙看著,小頭就只有田莊裡的一些出息,每年基本都差不多,除非碰到災荒年。
接著她又告訴自家爹娘:「去年的紅薯粉紅利出來了,一家能分得一萬四。」
「這麼多?」張桂花驚喜的問她。
劉稻香笑答:「嗯,咱青州的紅土都集中在了咱土牛縣一帶,小舅舅信里的意思,明年應該還會再多點,不過,往後差不多也就明年那麼多了。」
「我現在頭都大了,能多點進帳終歸是好的,眼看著你過了年就十六了,再錯過明年便經成老姑娘了。」
張桂花的話簡直如同五雷轟頂。
把劉稻香震得七暈八素,沒聽說十六歲的花季,十七歲的雨季,十八歲的天空麼......
她的美好人生才剛剛啟步......
「娘,其實這事......」
她的話還沒說完,張桂花已虎著一張臉打頓她了:「再如何,你還是要試著嫁人,也不一定就像你說的那樣,全都要看個人的修行。」
她說到這兒,不著痕跡的看了一側的劉三貴一眼。
眼前的男人,她滿意的不得了!
劉稻香順著她的視線看向劉三貴,心中的小人哭笑不得,老娘啊,那咋能一樣呢!
學霸爹爹這種天才,也是偶爾才有啊!
「好了,閨女還小,不急,你也多花些耐心與她說說,上回你娘在信里提起平王府蘇公子的事,依爹看,那小將軍挺能耐的,也還算知根知底,總好過盲婚啞嫁,爹覺得這樁親事比旁的好太多,不說別個,就只說你倆識得這好些年這事,就勝過旁人家許多。」
劉三貴的話很在理,他也很認真的考慮過這事,蘇子燁是側妃之子,無須承擔平王府的傳承職責,可隨自己的喜好做事,而自家閨女性子也是如此,半點都不喜別人對她指手劃腳,再者,蘇子燁是什麼性子,這些年打交道下來,他也算看清楚了些,總好過隨便挑戶不了解的嫁了,那樣,才會害苦他的閨女。
劉三貴這輩子如此努力奮鬥,一個是為了跟自己受了半輩子苦的髮妻,一個是為了自己的崽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