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報應
「朕准旨,正好朕也有此意。」蘇子恆覺得不愧是自己的親堂弟,事事替自己著想。
蘇子燁面無表情地答:「臣的小媳婦喜歡遊山玩水。」
所以,你這是假公濟私咯!蘇子恆心中忒麼的不爽,自己坐上皇帝這把椅子後,註定不能輕易離開這若大的皇宮,他羨慕嫉妒恨啊!
「要不,你帶了你小媳婦去西北待幾年?」
蘇子燁卻不緊不慢地答:「江南鹽稅問題太重,聽戶部尚書大人說過,自皇上登基後,江南收上來的鹽稅一年少過一年。」
「哼!」提起此事,蘇子恆就沒了好心情。
「那些個蛀蟲,不就是仗著先皇以仁治國麼!」
也因此,慣得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
「臣願意前往江南幫皇上處理此事,理應為皇上分憂。」
蘇子恆白了他一眼:「你早就算計好了吧,罷了,西北乃苦寒之地,我自捨不得讓你去,先前不過是說笑,待這些事平定後,我便允了你的請旨,不過,那鹽稅的事,的確不能拖,而朕手上能用的人太少。」
蘇子燁不語,心中卻想說,自家老丈人、還有劉智財不都是人才麼?
「說起這事,我家老丈人最擅長的莫過於農事了,當年他家發跡前,是以務農為生。」
蘇子恆略微點頭,道:「民以食為天,首當重農。」
沒有吃的填飽肚子,銀子再多也沒用。
「我瞧著,你家小媳婦娘家人忒會種田養豬牛了些!」
蘇子燁心中一凜,忙答:「自小便在鄉下長大,對這些事最熟悉不過。」
「說的也是,待你丈人從翰林院出來後,便讓他去幫朕管理親耕田,出任籍田令一職,且先觀後效。」
蘇子燁聞言心中大喜,忙答:「謝皇上盛恩。」
劉正信走的是武將路子,劉三貴自身根基很薄弱,又因其出身品心原就敦厚忠心,在劉大富的教導下,最精通農事,如此安排,也能遠離朝廷里的事非紛爭,最合蘇子燁的盤算。
左右他的那兩個小舅子有他與親家老太爺看護著,這兩人自小在京城裡長大,打小就在那圈子裡打滾,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自己的圈子與根基,這些卻是劉三貴所欠缺的,即便劉三貴再如何努力,真的很難融入到那個圈子裡。
......
這些事兒劉稻香並不知,她正與劉芷菱在行宮裡最大的後花園裡,坐在亭子裡吃著溫茶聽著小曲兒,兩人正說著悄悄話。
「八姑姑,我前幾日來信說,三妹妹與古令舒的親事已經定下來了,只待挑了好日子再成親。」
劉芷菱拿帕子拭去嘴角的茶漬,樂道:「我悄悄與你說,古家是簡在帝心,他們家族兩邊不靠,卻也傳承數百年之久了。」
說到這兒,她又問劉稻香:「只是春香的年紀尚小了點!」
「我娘不急的,我三妹妹說了,上頭兩個姐姐都是十六、七歲才出嫁,她是姐妹們中最小的一個,怎麼著也該多留幾年。」依劉稻香的意思,最好能讓她三妹妹留到二十歲之後再出嫁,不過,在大周這樣的古代是不可能實現的。
她與劉秋香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這般年紀出嫁,算得上是晚婚了。
「你還別說,之前在宮裡時,我也聽別的夫人提起過,好似是因為你家開了這個頭,現在但凡有女兒家的,皆不想太早嫁掉,總想多留幾年。」劉芷菱與她說著八卦。
劉稻香笑答:「二姑姑可不就後悔了麼,說表姐成親太早,自己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呢!」
提起劉芷蓉,劉芷菱又想起昨兒晚上從皇上那裡聽來的事。
她伸出左手食指朝劉稻香暗中勾了勾,示意劉稻香靠近些,後又與她咬耳朵:「昨兒晚上,皇上是歇在我這兒的......」
眼見劉稻香一臉古怪地看向她,劉芷菱伸手輕拍她後背,笑罵道:「想什麼呢,御醫早就提醒過了的,我哪敢犯那種錯,不過是蓋著大被純聊天。」
劉稻香眼起好看的眼兒:「八姑姑,我可啥都沒說。」
劉芷菱氣笑了,伸手戳她的腦門子,笑道:「當我不知你在想啥,罷了,我與你說正事。」
「昨兒晚上,皇上與我閒聊,提起了京城裡的事,西太后被關進大牢了。」
劉稻香心中一凜,這是衛承賢出家之前留下的證據起作用了?不知為何皇上到現在才發怒?
「為何?」
她看了劉芷菱一眼,又小心道:「六月中旬的時候,安國侯那時還不曾出家,曾私下來見過我,說是把西太后做的一些事的證據暗中交給了皇上。」